抗战巨卷史诗国画《浩气长流》
抗战巨卷史诗国画《浩气长流》
王康
台湾南方家园出版社
2010-7-15
Low stock: 2 left
Couldn't load pickup availability
在纪念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的岁末之际,由原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先生亲笔题名、耗资80余万、集多人义工群体创作的全景式反映当年中华民族“团结一心”,全面抗击日本法西斯侵略“浩然正气”的超长卷史诗国画《浩气长流》,日前在原中国“抗战陪都”的今日中国西部重镇——重庆正式封笔。
《浩气长流》长卷国画,以史诗般的笔法,以领先于“偏狭政治家”的大度、“冷漠思想家”的宽宏、“功利史学家”的原道、“传习教育家”的品格,至少在纸面上复活了中华民族本来就有的“披肝沥胆、艰苦卓绝、前赴后继”的浩然正气与民族大义,接续了世界大中华圈六十年前本已拥有的“求同存异、团结相生、携手共荣”的历史精神传承。
该巨幅画卷由六个部分组成,即卷首:故国;卷一:山河岁月;卷二:血肉长城;卷三:精神堡垒;卷四:信义和平;卷尾:千鸽图。整个画卷全长712米,画宽2米.
作者简介
王康
民間著名思想家。散文作家魏真說,王康是「最浪漫最華美的中國人」。
2001年5月,北京當代漢語研究所學術委員會公告了首屆當代漢語貢獻獎,王康是首屆得主之一。學術委員會公佈的授獎辭是:王康先生懷抱理想主義,他以布衣之身憂國憂民,對於俄羅斯民族的啟示,對於中國的統一前景的展望,在小範圍內流傳,影響了年輕一代學人。
余世存更在頒獎典禮上評王康說:王康先生是民間思想家,他的語言大氣華美,多年來他一直研究中國人的人權意識、生命意識。他的觀點有很深的民間 烙印,也許有些可待商榷,不過這個留了大鬍子的共和國同齡人還是比較有意思的。長相酷似列寧的王康先生對俄羅斯的過去懷著滿心的思慮和情感。
生於中國現代歷史一個最關鍵的年頭:1949年。這個年頭使他成為一個宿命論者和天生的理想主義者。
八十年代末,以布衣之身撰寫「中國改革憲章」,名動京畿;九十年代初再以《大道》為題,撰寫叩問「中國往何處去」之五集政論片,論者稱為“「冷戰結束後對中國道路運思甚深的先知式作品」。同期有長篇詩評《俄羅斯啟示》傳佈四方。抗戰勝利50周年以九集電視片《抗戰陪都》傾服眾多業內人士;60周年又組織巨型長卷史詩國畫《浩氣長流》。
四川思想家研究中心有如下評述:現代名儒唐君毅先生的外甥王康先生是中國著名文化學者,著名民間思想家,抗日戰爭研究專家。同時為重慶陪都文化有限 公司董事長、北京光華戰略俱樂部副理事長、學術委員會主席。多年來,他引領著重慶陪都文化有限公司,通數家電視臺合作,先後拍攝了五集電視政論片《大 道》,《抗戰陪都》,《盧作孚》,《中美西部開發啟示錄》,《重慶大轟炸》等著名電視政論片,在國內外引起廣泛的關注,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目录
二、中國抗戰血肉丹青
三、神州美術招魂載道
四、中華復興開路先鋒
Sha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