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无主义与技术
虚无主义与技术
Gertz, Nolen,诺伦·格尔茨,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Out of stock
Couldn't load pickup availability
·著名哲学家孙周兴推荐,尼采视角下定义人与机器的边界、探讨人与技术的关系,思考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给我们带来的挑战! 智能穿戴设备是对生命的量化? 增强现实游戏蕴藏着什么危险? 网络喷子和人肉搜索因何猖獗? 搜索引擎已成为新的人类主宰? 尼采视角下,定义人与机器的边界! 塑造技术,而不仅仅被技术所塑造!! 献给在现实和虚拟中徘徊的每个人! 我们是生活在技术世界中的技术性存在者,这一点毋庸置疑,但问题是,技术能否解决一切问题?海德格尔、马尔库塞和埃鲁尔都曾提醒我们警惕技术性大众文化的兴起。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出现更是让我们产生怀疑:技术究竟是在为我们赋能,还是在奴役我们?技术会扭曲我们的目标、价值观和判断吗?技术进步是否等同于人类进步? 技术始终事关人类如何生活的问题,虚无主义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则无处不在,因此本书关注的不是技术,而是人性。作者诺伦·格尔茨没有参与“技术让我们变得更好还是更糟”的无尽争论,而是考察了我们所想的“更好”和“更糟”究竟意味着什么,以及这种想法在我们创造技术世界的过程中扮演着什么角色。 借助尼采的虚无主义哲学,本书探讨了人与技术的关系,试图揭示虚无主义与技术如何相互纠缠,从而创造一个充满技术催眠、数据驱动活动、快乐经济学、牧群网络和点击狂欢的世界。 【学者推荐】 这是一本轻松又沉重的哲学书:行文是轻的,论题是重的,因为涉及虚无主义难题。作者采纳尼采视角,结合伊德的技术哲学,对技术虚无主义诸现象做了有趣的讨论,并且试图在技术乐观主义与技术悲观主义之间走出一条中间道路。对于身处技术困境的当代人来说,本书的思考是有启发意义的。 ——孙周兴,浙江大学哲学学院 这是一项极其重要、发人深省、引人入胜的原创性研究成果。在透过虚无主义之眼考察当代技术的过程中,格尔茨就人与技术的相互影响问题提供了许多新的洞见和思考方式。这本书可读性极强,应该成为技术哲学和伦理学课程的组成部分。 ——澳大利亚查尔斯特大学计算机伦理学教授韦克特(John Weckert) 《虚无主义与技术》发出了一种具有争议性且令人不安的呼吁,呼吁我们把整个社交媒体生态系统——我们日益沉迷于其中——重新视为虚无主义的诱惑:它公然引诱我们不断逃避自我,逃避多重选择给我们带来的负担,逃避我们曾经错失的为生活和世界创造意义的机会。 ——美国圣塔克拉拉大学教授瓦洛尔(Shannon Vallor)
Sha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