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青堂丛书083 古代中国内陆:寻迹三峡跃升经济巨头之路,重构对中国早期文明的认知
汗青堂丛书083 古代中国内陆:寻迹三峡跃升经济巨头之路,重构对中国早期文明的认知
[美]傅罗文,陈伯桢
北京联合出版有限责任公司
Out of stock
Couldn't load pickup availability
从新石器时代到春秋战国 考古专家带你寻迹巴蜀楚,认知中国古文明 ◎ 编辑推荐 ☆ 该书全面展现了长江中上游广大地区中的200多个早期遗址,包括屡出瑰宝的三星堆、金沙,“信巫鬼重淫祀”之楚地的石家河、曾侯乙墓,以及三峡地区鲜为人知的先民聚落。 ☆ 以物为引,数 以万计的出土文物,其背后随其掩埋的大量信息一一显露: 奇异的青铜人头像,将中原 工艺和古蜀审美融于一体; 刻有上古符号的占卜甲骨,在中原大地之外长江流域也有零星分布; 汉墓中的画像石生动描绘了古代的食盐生产链; 船棺、彩绘漆棺、多重棺椁等,反映了不同信仰和身份地位…… ☆ 带领读者亲历考古推理,体验一线学者如何寻迹古今,探寻三千年间长江流域政治和经济中心的沉浮更迭、四方习俗的融合变迁,以及财货权力的流动轮转。 ☆ 该书是景观考古的前沿巨著,突破了史学研究和考古研究以政治中心为考察重点的固有范式,从多个维度全面分析中国内陆,重构了人们对中国早期文明的认知,为中国考古学和世界考古学做出了瞩目贡献。 ◎ 内容简介 本书结合四川盆地、三峡和长江中游地区大量前沿考古成果,从景观考古的角度深入剖析新石器时代晚期至战国晚期这些地区内部的发展与变化、地区之间的联系,以及它们在历史进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其中,三峡地区受到特别关注。它是位于四川盆地与长江中游两大政治中心之间的政治边缘地带,但两位作者突出了三峡地区在经济景观格局的中心地位,尤其是它在整个区域的食盐生产与贸易活动中的枢纽地位。三峡地区促进了其东西两边地区的互动。 此外,两位作者也层层分析自然环境、政治文化、包括祭祀和丧葬在内的仪式等多重景观格局,全面考察中国内陆的早期社会变迁。 本书资料详尽、理论前沿、考证深入,是一部聚焦于长江中上游地区考古的集大成之作。
Sha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