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君毅先生(1909~1976)
學名毅伯, 大學畢業後,始任中學教員,1933年,受友人許思園推薦,到中央大學哲學系任助教。1944年升任教授,並任哲學系主任。1947年受邀為江南大學教授兼教務長。1949年到香港,與錢穆、張丕介等創辦亞洲文商夜學院,後改為新亞書院,任教務長兼哲學教育系主任。1963年香港中文大學成立,受聘為哲學系講座教授兼哲學系系務會主席,並被選為中大第一任文學院院長。1978年2月病逝於香港,後落葬於臺北觀音山朝陽墓園。
唐君毅先生一生勤勉,著述不倦。其宗旨在疏通中國文化生命之命脈、護持人道之尊嚴、保住價值之標準,其心願在此文化意識之喚醒。其三向九境的哲學體系,力圖囊括人類文化的各種價值形態,古今哲學的各種義理,冶中、西、印及儒、釋、道於一爐,在近百年中西文化的彙聚衝突的大背景下,實踐著融通儒佛道、涵化印西中的學術途徑,對中國近代哲學之發展產生深遠影響。
1
/
of
1
唐君毅全集(全三十九卷)(单本出售)
唐君毅全集(全三十九卷)(单本出售)
唐君毅
九州出版社
39 in stock
Regular price
$20.00
Regular price
Sale price
$20.00
Unit price
/
per
Shipping calculated at checkout.
Couldn't load pickup availability
唐君毅全集季風書園線上線下出售,單本出售。
《唐君毅全集》(新編本),以1991年臺灣學生書局版《唐君毅全集》為基礎,對唐君毅先生部分著作進行重新編輯、校對、增補和分類,至於臺灣學生書局版《唐君毅全集》的內容以及原編者的注解說明,謝廷光女士親書全集及各冊書名等,新編簡體本保留其原貌。新編本力求完整地呈現唐君毅先生在花果飄零的時代對中華民族、中華傳統文化的熱愛和執著,以及其靈根自植的信念堅守和返本開新的創造精神;同時也真實地呈現其立三極開三界,融通中西印三大文化系統的理想人文主義思想體系,以及做一個真實的人、一個真實的中國人、一個真實的現代世界的中國人的獨特人生軌跡。
作者介紹
目錄
《唐君毅全集》分為六編三十九種三十九卷:
第一編:早期文稿(思想萌芽之作)〔兩種兩卷〕
第一卷 《早期文稿》
第二卷 《中西哲學思想之比較論文集》
第二編:道德人生(立人極之作)〔九種六卷〕
第三卷 《人生之體驗》
第四卷 《道德自我之建立》《智慧與道德》
第五卷 《心物與人生》
第六卷 《愛情之福音》《青年與學問》
第七卷 《人生之體驗續編》《病裡乾坤》
第八卷 《哲思輯錄與人物紀念》
第三編:人文精神(立皇極之作)〔九種八卷〕
第九卷 《中國文化之精神價值》《中國文化與世界》
第十卷 《人文精神之重建》
第十一卷 《中國人文精神之發展》
第十二卷 《文化意識與道德理性》
第十三卷 《中華人文與當今世界》(上)
第十四卷 《中華人文與當今世界》(下)
第十五卷 《東西文化與當今世界》
第十六卷 《新亞精神與人文教育》《宗教精神與人文學術》
第四編:思想體系(立太極之作)〔九種十三卷〕
第十七卷 《中國哲學原論導論篇》
第十八卷 《中國哲學原論原性篇》
第十九卷 《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一)
第二十卷 《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二)
第二十一卷 《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三)
第二十二卷 《中國哲學原論原教篇》
第二十三卷 《哲學概論》(上)
第二十四卷 《哲學概論》(下)
第二十五卷 《生命存在與心靈境界》(上)
第二十六卷 《生命存在與心靈境界》(下)
第二十七卷 《中國古代哲學精神》
第二十八卷 《中西哲學與理想主義》
第二十九卷 《英文論著彙編》
第五編:書簡日記(生命實踐之作)〔三種四卷〕
第三十卷 《致廷光書》
第三十一卷 《書簡》
第三十二卷 《日記》(上)
第三十三卷 《日記》(下)
第六編:著作附編(生命印證之作)〔七種六卷〕
第三十四卷 《年譜》
第三十五卷 《圖傳》
第三十六卷 《親人著述》
第三十七卷 《紀念集》(上)
第三十八卷 《紀念集》(下)
第三十九卷 《著述年表》《唐學研究文獻索引》《總目》
第一編:早期文稿(思想萌芽之作)〔兩種兩卷〕
第一卷 《早期文稿》
第二卷 《中西哲學思想之比較論文集》
第二編:道德人生(立人極之作)〔九種六卷〕
第三卷 《人生之體驗》
第四卷 《道德自我之建立》《智慧與道德》
第五卷 《心物與人生》
第六卷 《愛情之福音》《青年與學問》
第七卷 《人生之體驗續編》《病裡乾坤》
第八卷 《哲思輯錄與人物紀念》
第三編:人文精神(立皇極之作)〔九種八卷〕
第九卷 《中國文化之精神價值》《中國文化與世界》
第十卷 《人文精神之重建》
第十一卷 《中國人文精神之發展》
第十二卷 《文化意識與道德理性》
第十三卷 《中華人文與當今世界》(上)
第十四卷 《中華人文與當今世界》(下)
第十五卷 《東西文化與當今世界》
第十六卷 《新亞精神與人文教育》《宗教精神與人文學術》
第四編:思想體系(立太極之作)〔九種十三卷〕
第十七卷 《中國哲學原論導論篇》
第十八卷 《中國哲學原論原性篇》
第十九卷 《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一)
第二十卷 《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二)
第二十一卷 《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三)
第二十二卷 《中國哲學原論原教篇》
第二十三卷 《哲學概論》(上)
第二十四卷 《哲學概論》(下)
第二十五卷 《生命存在與心靈境界》(上)
第二十六卷 《生命存在與心靈境界》(下)
第二十七卷 《中國古代哲學精神》
第二十八卷 《中西哲學與理想主義》
第二十九卷 《英文論著彙編》
第五編:書簡日記(生命實踐之作)〔三種四卷〕
第三十卷 《致廷光書》
第三十一卷 《書簡》
第三十二卷 《日記》(上)
第三十三卷 《日記》(下)
第六編:著作附編(生命印證之作)〔七種六卷〕
第三十四卷 《年譜》
第三十五卷 《圖傳》
第三十六卷 《親人著述》
第三十七卷 《紀念集》(上)
第三十八卷 《紀念集》(下)
第三十九卷 《著述年表》《唐學研究文獻索引》《總目》
Sha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