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札克犹太隔离区日记:儿童人权之父最后的回忆录与随笔
柯札克犹太隔离区日记:儿童人权之父最后的回忆录与随笔
Author: 雅努什・柯札克
Publisher: 网络与书
Publishing Date:
SKU:历史(台港)
Low stock: 1 left
Couldn't load pickup availability
“我在。我有重量。我有意义。我可以。我会。” “我活着的目的不是让别人爱我、赞叹我,而是为了行动、为了去爱。” “我有义务照顾这个世界。” 他背负黑暗,稳稳向光移动, 在绝望中奋力做该做的事, 去爱,去感受,去思考,去行动。 随柯札克遗笔,深入从容就义传说后的现实, 掀开悲惨幽暗的帷幕,凝视历史现场的累累伤痕, 见证绝境里他如何直面当下,沉稳思考,坚定行动。 儿童人权之父雅努什・柯札克,毕生关注儿童人权与教育,是当代儿童教育先锋,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即依其理念制定。他是医师、作家、教育家、社会运动者,也是犹太孤儿院院长。二战期间,他婉拒外界救援,与收容的孩童在华沙犹太隔离区相伴,最终一同被押运往灭绝营而丧生。他和孩子们远去的身影,是世人对其最强烈、深刻的印象。然而,除了前卫的教育论述、英雄式的悲剧结局,我们还认识柯札克的什么? 《柯札克犹太隔离区日记:儿童人权之父最后的回忆录与随笔》,收录柯札克离世前三个月在犹太隔离区断续写下的日记,以及人生最终三年随笔记下的文字。由这些零碎纪录,他本人与犹太隔离区的样貌,突破悲戚模糊的历史印象完整浮现。 年逾六十的柯札克书写当下艰困的日常,也回溯自己的童年、少年、青壮年岁月。我们看见一位传奇人物立定志向的起点、为信念战斗的一生,读出贫困、饥饿、病痛、死亡在黑暗里徘徊,看到记忆中慈爱善良的他,经受挫败时也流露出尖酸恶毒与绝望迷茫——我们凝望他支离破碎的一面,也见识与所有人一样不完美的他,在动荡不安中怎么去爱、去感受,如何为孩子、为实践理念,不断思考,持续行动。 1942年八月,押解犹太人的德军走向孤儿院大门。柯札克暂且搁下笔,日记再也没有写完。未完的文字铺往死亡的幽暗路,而他踩踏苦痛前行的脚印里,留存著向光明的挣扎、坚持与想望。
Sha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