耻辱柱的历史
耻辱柱的历史
Author: (意)压力山德罗 曼佐尼
Publisher: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Publishing Date:
SKU:欧洲史
Low stock: 1 left
Couldn't load pickup availability
-编辑推荐- ★事关1630年米兰大瘟疫中的谣言与冤案 谣言四起➝酷刑论争➝屈打成招➝殃及池鱼➝构陷冤狱➝幕后“黑”手➝多重真相 这是时代的局限性?是法律的残暴?是无知?是迷信?还是一次罪恶的自欺欺人? ★意大利文学瑰宝《约婚夫妇》作者亚历山德罗·曼佐尼历史研究经典代表作 “在《耻辱柱的历史》里,曼佐尼的才智达到了巅峰。”——莱昂纳多·夏侠 ★“这件事中的激情也像其他的激情那样,促使那些绝不是职业恶棍的人在混乱的公共事件以及隐秘的私人关系中作恶。” ★在见过那场残忍的冲突,见过错误对真相取得的可怖胜利,见过那种针对手无寸铁的无辜之人的强烈愤怒之后,一个人只能对那些认可、赞扬这种错误的话语,对那种建立在如此轻率的信念之上的如此肯定的把握,对那些朝向受害者的咒骂,对那些混淆是非的愤怒感到遗憾,感到气愤,无论做出这些事情的人是谁。 -内容简介- 《耻辱柱的历史》记录了1630年米兰大瘟疫时期的一场有关“涂油者”的谣言,以及相应而生的拘捕、审讯和迫害活动。1630年6月,米兰居民卡特琳娜·洛萨的向当局举报卫生署专员古里埃默·皮亚扎在房屋外墙上涂抹有毒的油膏,传播瘟疫,皮亚扎随即被捕。法官们在破案的狂热和对瘟疫的恐惧的驱使下,对其实施了刑讯逼供,酷刑之下,皮亚扎供出了油膏的制作者,理发师詹贾科莫·莫拉。在法官们持续的拷问下,皮亚扎和莫拉不得已编造了大量谎言,使更多无辜之人卷入了案件。最终,法官判处皮亚扎和莫拉极其严酷的死刑,行刑后,米兰当局拆毁了涂油事件的“始作俑者”莫拉的住处,并在废墟上竖立起一根记录此桩“罪行”的耻辱柱。 曼佐尼通过查阅原始审判文档、梳理前人对此案的研究与评述,层层剖析了当时的法官们如何在狂热与恐惧的驱使下,将一则毫无理据的谣言发展成为一起穷凶极恶的公共犯罪案件。
Sha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