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巴黎: 1939-1944二战围城纪事
烽火巴黎: 1939-1944二战围城纪事
Drake, David
上海人民出版社
Out of stock
Couldn't load pickup availability
☆“人人合作”是假象,“人人抵抗”是神话。1940年夏,德军兵临城下。撤退、再撤退,终于退无可退,巴黎陷落。纳粹铁蹄之下的孤岛,围困在城中的芸芸众生,该何去何从? ☆故事的主角不是英雄与战犯,而是在战火纷飞年代,如你我一般的普通人。吕一民倾情作序,高毅、李宏图诚挚推荐 ☆个体•围城:挖掘个人生活史、对话、日常细节和记忆片段,展现巴黎惨痛历史的“社会全景图” 。身体饥饿,精神荒芜,每个人都在动荡中寻找全新的自我。 ☆国仇•家恨:纳粹的“卍”字旗在凯旋门迎风飘扬,光明之城陷入黑暗,从“假战”到沦陷、围捕与掠夺,是合作还是抵抗? “现在是止戈的时机。”——第三共和国总理、一战英雄贝当元帅 “法国人的反抗火焰一定不能、也不该熄灭。”——自由法国领袖夏尔•戴高乐 【内容介绍】 1940年夏,在德军势不可挡的攻势下,荷兰、卢森堡不战而降。英法见大势已去,于是发动敦刻尔克大撤退。而在当时的巴黎,第三共和国总统、总理正与受人敬重的贝当元帅带领政府官员在圣母院祈祷奇迹出现,解救法国。但奇迹没有出现,德军兵临城下,政府决定撤退,巴黎陷落。 本书记录了巴黎陷落前后期间普通巴黎人的生活,展现了德军逼近巴黎时大批巴黎人弃城而去的景象,描叙了贝当政府向德国投降时法国人解脱感与厌恶感交织的心情以及法国被德国占领时期民众生活的困苦。 本书拥有大量真实生动、令人惊喜的细节。戴维•德雷克扣人心弦的故事的主角不是众所周知的英雄和战犯,而是在纳粹占领时期变幻莫测的局势中勉强求生的普通巴黎民众。 【名家推荐】 拒绝一味美化,也反对简单抹黑,本书是还原二战时期巴黎和法国历史真相的一次富有原创性的努力。 ——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 高毅 出于不难理解的原因,对这段历史更加客观、全面的认识,还是得在一定程度上借助于像本书作者这样的身份相对超脱,且具有“旁观者清”之优势的外国学者的介入与推动……德雷克不仅知难而上,勇于超越、突破原有的思考和叙事框架, 同时还凭借自己的学识、才情和努力,为大家奉献了一部别开生面、鲜活真实、洞见迭出、发人深思的战时巴黎史。——浙江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吕一民 作者利用丰富的档案资料,全面再现了巴黎各阶层民众在战争期间的曲折经历,充分展示了历史的复杂性和人性的真实。 ——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 李宏图 德雷克深入地研究了当时巴黎人民生活的实际问题,同时简练地描述了纳粹当局对于如何管理巴黎的争论。本书细节把握令人满意,非常具有可读性。 ——英国《泰晤士报文学增刊》 一段精彩的历史……很多时候,德雷克让事实说话。他使用了大量日记和回忆录,尽管这种研究方法受到许多历史学家的质疑,但在本书里完全可行,因为普通人没有作假的必要。如同一幅完美的拼图,本书完成得非常出色! ——英国《格拉斯哥先驱报》
Sha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