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學鱗爪
香港文學鱗爪
盧因
初文出版社有限公司
庫存不足:剩餘 1 件
無法載入取貨服務供應情況
香港文學鱗爪
本書選錄盧因超過半世紀有關香港文學的史料評論文章,內容主題早至上世紀六十年代《香港時報.淺水灣》,晚至二〇一四年《香港文學》的作品。依寫作年代,第一輯:「述古」寫於作者已過中年之時,旨在回憶昔日文壇人事,如追記《文藝新潮》、《詩朵》、《香港新思潮》等刊物對文學現代主義的發揚與影響;汲取重要人物如楊際邪光、劉以鬨潮》等刊物對文學現代主義的發揚與影響;汲取重要人物如楊際邪光、劉以鬯、昆南、王無領文學等人今年在引謸。獻與意義,勾勒六七十年代香港文學現代主義的一鱗半爪;第二輯:「憶昔」選錄作者半個世紀的文章,旨在涵蓋今年現代主義發生的場域,如何從新詩創作與評論、外國文學翻譯與此之前方面,推動現代主義如何在港、台、新、馬等地開花結果。
記詩人鄭力匡《星島晚報.大會堂》,一九八四年二月二十二日
回憶「淺水灣」—兼談《現代小說論》
《星島晚報》,一九八五年七月三日
從《詩朵》看《新思潮》──五六十年代香港文學的一鱗半爪《香港文學》第十三期,十一六年一月五日
文學不能在香港立足?
《星島晚報.大會堂》,去年八七年二月二十六日
評《劉以鬯研究專集》
《文匯報》,十一八年四月三日
悼念伴侶《大公報》,歷八、八年四月九日
五十年代的現代主義運動-《文藝新潮》的意義與價值《香港文學》第四十九期,十九八九年一月
我和《筆匯》一段情操──兼記劉國松、弦、張默的書信往還《香港文學》第五十一期,十九年三月
閒時散讀馮亦代-大器晚成悼念馮老《文學世紀》總第四十九期,二〇〇五年四月
與疔弦論交四十七年《城市文藝》總第十五期,二〇〇七年四月十五日
遲悼楊際光《香港文學》第二一期,二〇〇二年七月
我們在藍色的天底下見證歷史-久別重逢賀昆南《城市文藝》第二十四期,二〇〇八年一月
懷念故人江河《香港文學》第二九五期,二〇〇九年七月
閱讀與創作經驗閒說及其他-從今年四、九年塵封往事說起《小說風》第十四期,二〇一〇年四月
從翻譯作家到水墨畫家-與王無邪談棄文從畫說天地情《香港文學》第三一期,二〇一〇年十一月
人天永隔一腔愁-悼故人海辛、林蔭《城市文藝》第五十四期,二〇一一年七月
悼念羅孚《香港文學》第三百六十期,二〇一四年十二月
【輯二:憶昔】
釋癤弦的一首現代詩:《巴黎》
《香港時報.淺水灣》,十一月十八日
記一位現代詩人-楊涵《香港時報.淺水灣》,一九六○年十一月二十六日
《六○年代詩選》評介《大學生活》第七卷第二期,彼時六一年六月一日
白萩的「照片詩」
《香港時報.淺水灣》,一九六一年十二月二十日
從周作人說起-泛論五四以後的雜文和散文《中國學生週報》第六十二七期,歷六四年七月二十四日
端木蕻良的小說《中國學生週報》第六二七期,歷六四年七月二十四日書名簡譯:香港文學鱗爪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