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式一:消失的“中國莎士比亞”
熊式一:消失的“中國莎士比亞”
鄭達
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庫存不足:剩餘 2 件
無法載入取貨服務供應情況
熊一式(1902–1991)是20世紀海外最著名的華人作家之一,陳寅恪曾以「海外林熊」之句將他與林語堂並舉。他於1934年將中國傳統劇目的改編為英文戲劇《王寶川》,在倫敦連續約900場,由王室到平民,家喻戶曉。 1935年,他成為了屋頂百老匯舞台的導演中國,更被《紐約時報》(The紐約1943年創作的英文小說《天橋》亦大獲成功,被譯成法、德、西、捷、荷等歐洲主要語言,贏得歐美。但他的傳奇人生不止於創作,他還是中英雙語譯者、香港清華書院創校校長、BBC電台評論員、劇作家、藝術收藏家……曾經的風雲人物如今已在歷史中消失,一起被遺忘的,是那個中國藝術曾經征服西方的短暫卻輝煌的時代。本書是熊式一的第一部完整傳記,全面梳理熊式傳奇的一生,悼念中國現代文學史中不該被淹沒的人物。相關人士。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蕭伯納(蕭伯納):「我非常喜歡熊譯《西廂記》…………足可以和我們中古時代戲劇並駕齊驅。」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賽珍珠(Pearl S. Buck):「《王寶川》是一齣美輪美煥的戲。熊博士果然是個天才。「科幻小說之父」《科幻小說》:威爾斯博士 HG SHG 的戲。“科幻小說之父”“科幻小說”《科幻小說》:《科幻小說》:《科幻小說之父》:《科幻小說之父》:《科幻小說之父》:《科幻小說》之父 (HG Wells) 的戲目。 「《天橋》是一幅完整的、激動人心的、呼之欲出的圖畫。」王德威、陳子善、Anne Witchard ——共同推薦 熊式一是現代華語世界戲劇藝術及文化傳播的傳奇人物。 —王德威,美國哈佛大學語言東亞與文明系講座教授熊式一才華洋溢、博學多聞,他的劇作《王寶川》曾與狄更斯和蕭伯納的作品媲美。今年,梅蘭芳和胡蝶令觀眾目眩神迷,卓別林和黃柳霜遠赴中國訪問,萬眾矚目,當時熊式一也享譽世界,毫無遜色。 —安妮‧韋查德(Anne女巫),《倫敦老舍》作者綜觀20世紀中國文學史,至少有三位作家的雙語寫作值得大書特書。化交流方面的重要地位,而且必須有他的傳記。 ——陳子善,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研究員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