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過兩遍路:我的中國歷史學家之旅
走過兩遍路:我的中國歷史學家之旅
柯文(Paul A. Cohen)著;劉楠楠譯
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庫存不足:剩餘 2 件
無法載入取貨服務供應情況
「歷史學家的工作,最先了解過去發生的事情,然後解釋給讀者,不過我要指出,若說親歷的歷史和歷史學家重要重構的歷史涇渭分明,就是過度簡化,是值得商榷的問題。就歷史學家而言,親歷的歷史可能凌亂雜,於親歷者而言卻並非如此。 ——柯文 六十年一甲子,是重要的循環。 「到底柯文的學術事業在哪裡開啟?有些要點他的觀點如何轉變,又為何轉變?現在他如何思考?柯文的學術著作關註十九、二十世紀,在不同程度上幾乎都與中國與西方交流、中國與影響西方下的日本交流有關,但其一生中長久以來圍繞於心的,是志於深入研究中國歷史,像中國人自己「一本記錄自然是歷史。歷史學家寫下學術生涯回憶記錄,與當時打下學術生涯大不同,需要兩種大相徑庭的思維方式」——柯文選擇《回憶走過的路》作為題目,本意即為如此。書名分別標誌著一個關鍵:當初經歷的歷史與後來重建的歷史公平性不同。重構歷史時,人們已然重新整理結果,歷史學家們把精力放在理解上,解釋了為何會出現這樣的結果。 因此,本書的價值在於:一、探尋柯文成為歷史學家的一波三折的故事;二、研究生期間與兩位主要導師、史學泰斗費正清和史華慈的交流經歷;三、深入職業生涯的幽微之處,喻如訴述書過程中的艱難險阻、鮮有人知的故事。 「這本書既引人入勝且博大精深,不僅為我們介紹了柯文的學術方面,而且引介了其本人的著作,他討論了他心目中的主要著作,並透過多元的視角提出了有關歷史寫作的饒有興味的想法描述。有些時候,柯文對自己的事情不以為然地自我批評,例如,為讀者寫了一個題為《中》國中心觀的中斷〉的章節,也花了不少時間討論一些引人入勝的問題,包括經常迴避他的新研究思路掉的部分出版人。 ——約翰‧巴特勒(加拿大大學學院)帕斯北部(人文學榮休教授)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