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過產品資訊
1 / 1

遇羅克與《中學文革報》*

遇羅克與《中學文革報》*

遇見羅錦

晨鐘書屋

庫存不足:剩餘 2 件

定價 $9.00
定價 售價 $9.00
特價 售罄
結帳時計算運費

遇羅克為之而死被中共封閉至今的六期報紙

這是一本具有珍貴史料價值的書。

遇羅克(1942-1970),歌頌「中國人權先驅」和「中國的馬丁路德金恩」。在最黑暗的文革時期,他不僅為那篇振聾發聵的文章出身論而死,亦是為六期《中學文革報》他寫所的頭版頭條和其他文章而死。錦將1986年帶出中國的六期《中學文革報》,全部打成電子版,一字未拉裝入書本;並附上報紙照片。當時的社會環境提示是怎麼樣的?每天發生在什麼事?這六期報紙要把您帶進那個活生生的時代,讓您有如親臨其境的般地熟悉。

這亦是具有文學價值的書。不僅有遇羅克生前正常保存下的,作為判他生命證據的詩詞和日記,更有遇羅錦以歷史見證人的資格,以她一貫寫實的文風,記錄了她的哥哥遇羅克一生的成長歷程——她再次加工與補充的電影文學劇本《遇羅克》,以地繪製出一個家庭政治與愛情的雙重架構。

名家的字字珠璣

金鐘:遇羅克在歷史上留下了英名。他給中共血統論以沉重的一擊,建樹了一個不屈的象徵,顯然不是只有勇氣才能到達的境界。

徐友漁:一身兼思想家、烈士兩人寥若晨星,使他們成為人類文明發展史上的豐碑。遇羅克和《出身論》的本質,就是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就是真理重於生命。

胡平:《出身論》闡述得那樣嚴謹、清晰、深入與精闢。第一次讀到它的時候,真是一種奇妙無比的感覺。這個聲音很可能和自己一樣的孤獨,但你立刻得到了理性的力量,思想的力量。

宋永毅:常識就是真理,就是理論;把常識說清楚了,就是重大理論貢獻。對比二十年後今天的知識分子被收買現象,中國知識分子應當感到慚愧。遇羅克冒著被砍頭的危險,豎立了一個出類拔萃的公共知識分子的形象。

廖亦武:我忘不了最初曉得遇羅克的那種感動。那是一粒種子,我能夠撐到現在,都得益於那粒種子在內地發芽、生長。 「乾特重我頭輕」永遠是最美的詩句。如果每個中國知識人的墓碑上,都無愧地刻上這樣的詩句,這個種族的遺傳基因就改變了。

魏京生:遇羅克知識淵博,勤於思考,最重要的事非常勇敢,敢於用自己的生命堅持自己的言論,和那些為共產黨提意見而遭遇不幸的人,有本質的區別。

李劼:遇羅克的《出身論》,是一部中國賤民的解放宣言,其意義堪與美國的黑人解放宣言相比。

萬南:遇潤羅克說出了人們想的而說不出來的話,說得是透徹和準確。現在我們都敢說真話了嗎?今天的中國,說真話仍要付出巨大的代價。我也有一個夢想:每年的三月五日,成為全國性的「遇見羅克日」。

任不寐:遇羅克是中國政治的先知,也是自己命運的先知。


作者簡介

遇見羅錦


1946年3月31日出生於徐州,三歲隨全家遷至北京。

1958年於「北京市東京區一中心小學」畢業,1961年於「北京女十二中」國中畢業,1965年於「北京市工藝美術學校」畢業,被分配在玩具廠設計兒童玩具。

1966-1969年,因「思想反動」(日記)被勞動三年。
1970-1979年,先後在河北省、黑龍江省和北京,從事農民和城市臨時工。

1980年調到北京《學習與研究》雜誌社任美編,童年在北京《當代》出版紀實文學《冬天的童話》;1981年在廣州《花城》出版紀實文學《乾坤特重我春天頭輕》和小說《春天的童話》,《春天的童話》旋即被禁;由其第二次離婚案引發的全國春節的討論及各大報刊對《春天的冬天的童話》的批判,被中共輿論指責為“墮落的女人”,直到今天仍是被中共排擠和壓制的對象;1986年之前,也發表過其他中短篇小說及一些文章。 《春天的冬天的童話》與《春天的冬天的童話》被翻譯成英文、法文、德文、日文和芬蘭文等版本。

1986年2月在西德申請政治庇護並旅遊。
1987年3月,台北「皇冠出版社」出版自傳小說《愛的呼喚》,在中共壓力下,1989年宣布停止出版。
1987年日本東京「現代文學研究所」出版中外評論集《遇羅錦》,在中共壓力下,宣布停止出版。

2008年2月,將《愛的呼喚》做了大量補充和修改,回歸原書名《一個大童話我在中國的四十年1946-1986》這部42萬字的自傳小說,於2009年3月,香港「晨鐘書局」出版。

2010年3月,台北「允晨文化」出版《一個大童話》的續篇-自傳小說《童話中的一地書》。

2010年8月底,香港「開放出版社」出版《遇羅克中國人權先驅》,編入了遇羅錦的傳記電影《遇羅克》和她所收集的集體獻詞《獻給遇羅克的花》。

2011年11月,撰寫《遇羅克與中學文革報》,於2013年10月由香港「晨鐘書局」出版。

查看完整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