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過去成為現在:台灣白恐怖小說選套書
讓過去成為現在:台灣白恐怖小說選套書
郭松棻等胡淑雯、童偉格編
春山出版社
庫存不足:剩餘 1 件
無法載入取貨服務供應情況
研究轉型正義的吳乃德教授曾提及記憶的化過程,以二二八事件為例,面臨兩個階段,一個是解開嚴格交互要求恢復記憶、挖掘真相,第二個階段歷史的詮釋詮釋競爭,昭歷史的政治作用以及責任。迄今為止,轉型正義仍屬於第二階段的不斷中,其工作往往經歷再一次的政治與族群衝突。因此文學與藝術將是追求記憶第三階段的路徑,嚴肅在文藝創作的昇華與對話中,解除政治僵硬的歷史的烙印,讓當代與未來世代靠近文學記憶的現場,對歷史與人性擁有寬廣與復雜的認識。這些傑出文學作品源自台灣獨特的歷史經驗,所透顯的美學與政治、歷史命題,使我們理解,記憶不僅是政治、歷史的資源,也是美學與創作的資源。 史學家蘭克曾說,歷史要寫得像過去發生之事一樣真實。 「那過去發生之事如何像『歷史』一樣真實?」有時是來自虛構。在被暗示空白的時代定義,虛構作品產生最大可能性與豐富的意象,在一片空無中傳出迴音。所以虛構在記憶的現場,重要性等於史料。主編胡淑雯與童偉格不等於白色恐怖的,選出的三篇作品,發表時間自去年四七年(吳濁流〈波茨坦科長〉)歷到二○一七年(黃崇凱〈狄克森片語〉),而從卷一起首之作郭松棻〈月印〉,到卷壓卷四之作賴香吟《暮色將至》,這些作品使我們得見在戒嚴體制漸生成強化與進化的深入過程中,台灣多代的小說家如何連綴創造力。 █卷一 血的預感 改變生活是要命的事 郭松棻月印 吳濁流 波茨坦科長 葉石濤 台灣男子簡阿淘[節選] 聶華苓 桑青與桃紅[節選] 邱永漢 香港 李杓夜琴本卷以〈月印〉「終戰後」開場,以〈夜琴〉「黑暗的水源路……原是槍斃人的地方」落。三十五年的意念搖擺不定,有人逃來台灣,有人逃出台灣,逃不走的一個逃亡、監禁或落難餘生,白色牽涉恐怖的時代肌理,前情後事都在這六篇作品裡。 從前有個浦島太郎 李昂 虎姑婆 楊照 十一八九. 西南方的血凍 藍博洲 台北戀人[節選] 陳垣三 浦尾的春天 黃凡 賴索 東年去年[冬季節選] 黃崇凱狄克森片語本卷有地震回憶者,當世界然而又飄然遠去,回憶者沿著足跡探訪,卻只能如浦島去太郎啕大哭,或者追問這裡到底為何,配備殘存為傳說、照片或者信件,當歷史被拋過肩頭時,這些回憶者仍奮力重新啟動時間。 █卷三國家永不問那隻看不見的黑手舞鶴逃兵二哥施明正 喝尿者、渴死者 李喬告密者 林央敏 男性關係正常化 瓦歷斯諾幹 城市殘酷[節選] 林雙不 台灣人五戒 苦苓 黑衣傳 吳暴節選] 林雙不 台灣人五戒 苦苓 黑衣傳 吳暴節選] 林雙不 台灣人五戒 苦苓 黑衣傳 吳暴節之死。浮游群落[節選]本卷將國家運作機器衍化於各層面。人為什麼要當兵?為什麼要對銅像敬禮?又為何要無處不告密?從肉體本體的痛楚、心靈的恐懼到精神分裂自我的消弭,大寫的國家,是連串的地獄變。 █卷四白色的賦格風聲過後的空白宋澤萊糶谷日記 黃春明 蘋果的滋味 拓拔斯‧塔瑪匹馬(漢名田雅各) 尋找名字 陳若曦 老人蔣曉雲 回家 賴香吟 暮色將至本卷總是使歷史的餘響不絕。農民慘遭欺騙的噤聲、鄉間流入城市殘的勞動者遭撞廢、原住民到中山樓找國民大會要求正名,或投共的台灣人入獄、到台灣的外省人被抓到火燒島,以及外運動只是青春記憶的時代殘餘者,提醒世人,時代並不正確。 一、白色恐怖小說終於選問世。 《過去成為此刻:台灣白色恐怖小說選》為國家人權館與春山合作出版選集,由胡淑雯、童偉格小說家主編,從三百多本作品中,選出三十一篇作品。其作品包含四卷不同主題,在閱讀傑出文學作品的同時,將深入了解恐怖與戒嚴體制如何深入影響台灣的各個層面。二、卷各的安排順序都有其意義,不只是文選的並置,在卷各的主題下,這些作品各自呼應,產生關聯,如聶華莧筆下的主角桑青在躲避查緝的時候一直幻想逃往香港,而下一篇就是邱永漢的〈香港〉,描述逃亡者如何靠招搖騙改變人生。 三、製作作品大事記。每一篇作品都寫出首次發表時間,因為該作者如何回應對應與歷史的狀態,因此各卷雖然以主題分類,但會另外製作所有作品的編輯年份時間,可見歷史與文學的對位關係。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