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盡頭的盡頭
地球盡頭的盡頭
強納森.法蘭岑
新經典
庫存不足:剩餘 1 件
無法載入取貨服務供應情況
非自然災害(非自然災害)接連籠罩,「凡是讓社會更公正、更文明的舉動,都是有意義的氣候行動。」踏上世界的遠端(南極冰原),反而令法蘭岑更珍惜鏡頭之外的畫面,更想擁抱人;思考地球的遠端(氣候變遷、物種消失),反讓法蘭岑更珍惜鏡頭之外的畫面,更想擁抱人;思考地球的遠端(氣候變遷、物種消失),反讓法蘭岑更重視做法。 「我們要一直為地球做該做的事,但同時也要繼續努力拯救你心愛的『具體事物』——它可以是社區、機構、荒野、面臨困境的某個物種。即使這樣的努力只有小小成績,也是一支強心針。當下行的善,固然可說是對抗日後酷熱的一種避險措施,然而真正的,它在這時便!」 •猶他大學2020年環境與人文關懷獎(猶他州環境人文獎)得主•中文版加收2019年話題專題文:〈如果我們不再假裝》 25年來,強納森•法蘭岑的小說即使已享譽世界,他「冒險散文家」的身分仍持續著地扮演著。在科技成為引發種族仇恨的工具、地球被一連串非自然災害圍攻的當下,他帶著新的文集回來了,提醒我們世界還有更多人道的生活方式。 「我相信變氣候遷…我不相信是一群憂心忡忡的國際精英,在全球各地的豪華飯店開會,可以阻止冰帽消融。」(強納森•法蘭岑)•歐盟下令使用生質油燃料,卻導致了為了種植棕樹、採收收穫油,加速大肆大量伐木的腳步。 •許多超大規模再生能源計劃,正在破壞生態系。 (如肯亞數座國家公園的「綠」能發展計畫) •美國奧杜邦學會忽略棲地被破壞等因素,面臨氣候變遷是北美鳥類的頭號威脅。氣候變遷無疑是地球最大的危機,大到不能再裝它調節我們便能假化解。 「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 (IPCC)指出,發展中國家把氣溫上升控制在兩度以內,不僅要扭轉過去三十年來的趨勢,還需要全球在下一個三十年,把淨排放降到零。而這世上所有造成污染的主要國家,都推動嚴格的節能措施,關閉大部分能源和運輸的基礎設施,全面重整經濟。 這牽涉不計數的人面臨重稅,具體的生活型態處處確定,但每個人都得照單全收。大家必須接受氣候變遷所造成的現實;必須相信為了對抗氣候變遷所採取的非常手段;必須把國家、主義階層、種族仇恨全放一邊;習慣必須為遠方受威脅的國家,為遙遠未來的世世代代做犧牲。光越來越猛的酷暑、益發絕的天災是不夠的,人人永遠得活在這種變化的恐懼中。他們每一天想的不是早餐,而是思考死亡。 「你可以說我悲觀,也可以說我這個,但我實在不覺得人性在短期內有什麼根本性的改變。」強納森‧法蘭岑如是說。 「但土壤與水勞工、勞工殺蟲劑、全球漁場枯竭等問題,同樣需要意志來面對,而且這些狀況和碳的不同問題,都是我們有能力解決的事。」(強納森·法蘭岑) 法蘭對文學和鳥的愛無比巨大,本書是對這兩個主題的激昂岑論述。無論談哪一個話題,法蘭岑的散文總是對收到的觀點保持懷疑,機鋒凌厲,對自己的失敗也坦言不掩飾。他對鳥類的傳播和思考,既是對它們的美麗與適應力的感動歡呼,也請大家一次採取行動的呼籲——拯救我們所愛的一切。 「氣候變遷捍衛戰爭,唯獨在你掌握打贏的時候,尊重不惜一切投入戰爭的道理。你願意承認我們早就吞了敗仗,除了那場戰爭之外的各種行動,便有了更重要的意義。」(強納森·法蘭岑)縱使在步向死亡的世界,依然可以有新的愛不斷萌芽。 媒體書評法蘭岑總是盡己所能地坦言。他一向如此,直言不諱地呈現深刻幽默、恐慌的獨道態度。 ──Don Oldenburg,《今日美國報》他的文章炫目的耀眼,近乎我執地完美。 ──Lev Grossman,《時代》雜誌法蘭岑的散文充滿睿智……行雲流水,令人驚喜。 ──Caleb Crain,《大西洋月刊》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