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觀人類學旅行對當地文化的必然影響
參觀人類學旅行對當地文化的必然影響
作者: 錢伯斯(Erve Chambers)
發布者: 遊擊文化
發佈日期:
存貨單位 (SKU):旅行(台港)
庫存不足:剩餘 1 件
無法載入取貨服務供應情況
廣播作為一種文化實踐邁向以當地為主體的旅行隨著旅遊風氣的興盛,越來越多的人湧向廣播觀光,旅客玩什麼、吃什麼、住什麼、買什麼,一不影響當地人的生活。許多國家也將廣播當發展經濟的良方,認為可以振興都會空間、促進農村復興。但是,廣播真的能振興經濟嗎?當廣播衝擊當地文化時,該怎麼辦?本書整合了人類學者的研究成果,分析了哪些因素影響了當地的走向。有的地方的文化受到了援助,有的卻因此獲得了復甦的契機? 早期人類對輿論的評價是負面的,本書以較強平衡的觀點,同時指出批評發展的正負面衝擊,負面衝擊節包括:廣播地區的物價與土地飛漲,導致當地人生存不下去而被迫遷移;祭典與慶功迎合漲遊客的偏好,而失去傳統的文化意義;遊客湧入帶來噪音與污染,超越自然生態力,危及自然生態。 不過,廣播也有好處,它能鼓勵人們保留自己的文藝,在某些地方,因為女性獲得了就業機會,而能轉變當地的性別結構;有的地方因為發展生態廣播,而減少對森林的砍伐,促進環境保護;有的部落的傳統手工藝,因為廣播客購買,而得以成功下來。 廣播對每個地方的衝擊都不一樣,每個地方對於廣播客的接受度也大不同,本書認為影響當地人適應廣播最重要的條件,廣播電台有多種自主性決定廣播的條件,就像遊客來訪的方式與時間,以及自身文化的哪一個部分可以或不應該得到市場行銷或商品化。作者呼籲在發展廣播時,應將底下原則奉為圭臬:永續的資源管理、真實與公正地對待旅遊地方與當地、尋求廣播救援可以平均分配給當地成功的辦法。在台灣發展國際廣播間,縱覽書籍與失敗的案例,將能進一步思考我們為什麼要發展廣播、以及要發展哪一種廣播,其中的收益與代價會是什麼? 內行人推薦這是一本最準確、最平易近人的人類學入門書,讓你三個願望滿足。第一項滿足:獲得一次最薄、最便宜的觀光人文書籍。第二項滿足:體認到人類學家的思考真的很深刻,第三項滿足:發現你的觀光、旅遊、田野都是一種文化實踐。 ——張育銣(台東大學公共與文化事務學系副教授)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