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整理1945年至1978年的香港電影審查史,阻礙特別行為檢查員小組(Panel of Film Censors)與審核委員會(Board of Review)就何謂合適公映的電影,香港官員與檢查員的取態建立基於三點:第一,在英國帝國與亞洲之內,香港的地緣香港政治戰略地位有何變化;第二,與世界各國對階級、種族、性別等問題的理解有何新發展;第三,香港民眾對電影審查政策有何反應。這三點都印證,香港政府電影審查政策並非一反,香港公眾的策略性抗爭運動亦能改變官方電影審查操作。
本書所寫的冷戰時期香港英國殖民政府的電影審查案例頗具獨特性。毗連中國的香港在冷戰中成為自由世界與共產主義陣營的一大戰場。因此,香港官員的電影審查目標,主要是保護香港的外交關係、令香港地緣政治立場影響。因此,香港官員以「政治中立」取政治包裝香港政府電影審查政策。這種「政治中立」路線的一大特點,是香港政府支持自由世界反共之餘,同樣審查美國電影打擊中國的內容,並非時在審查過程中對中共觀點。這種電影審查操作的背後目的,是為了避免迫害中共、對香港進行侵略。從1960年代末期開始,香港政府轉而更加重視電影道德審查,但此時官員的管治思維仍是試圖保留「中立」的表象。例如,官員拒絕在香港電影分級政策的理由之一,就是為免政府過度介入香港公眾私人生活。
書籍特色
★本書貫穿冷戰時期香港管治案例,剖析國際與本土政治如何具有一體兩面的關係。當今全球新冷戰已臨,對於身處大國政治陣線﹑包括香港與台灣文字的地方應如何應對,本書內容頗具時代啟迪意義。
★本書書寫跨域網路如何塑造香港管治﹑新加坡與馬來亞英殖民政府如何影響香港電影審查政策,是示範如何從區域視野重建地方知識的力作。
★近年來強調破除大一統視野﹑重視地歷史與文化多元的「華語系」學術理論興起,為全球華人研究帶來突破。書書寫冷戰時期受地緣政治牽動的香港電影審查史,為「華語系」學術理論﹑指出大一文化系研究框架盲點提供了重要的參考案例。
由2019台北國際跨年主視覺設計師設計的電影風格海報,投放300份,欲購從速
1
/
/
1
冷戰光影:地緣政治下的香港電影審查史
冷戰光影:地緣政治下的香港電影審查史
李淑敏
季風帶
庫存不足:剩餘 1 件
定價
$24.00
定價
售價
$24.00
單價
/
每
結帳時計算運費。
無法載入取貨服務供應情況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