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過產品資訊
1 / 1

禪定荒野:行於道,醉於野,在青山中修行,與萬物平起平坐

禪定荒野:行於道,醉於野,在青山中修行,與萬物平起平坐

蓋瑞.斯奈德

果力文化

庫存不足:剩餘 2 件

定價 $19.00
定價 售價 $19.00
特價 售罄
結帳時計算運費

「崩潰世代的梭羅」、「美國的寒山」、「以詩歌指示道路的先驅」 蓋瑞.史奈德(Gary Snyder) 思索自然與文明關係的跨世紀經典台灣首次出版 蓋瑞.斯奈德是詩人、禪修者、勞動者、生態圖標。他將心棲居於荒野,在這裡靜靜觀看、撫觸、嗅聞。風的氣息,河的沁涼,鳥的振翅,狼的足跡,花的盛開,樹的凋零,引他沉思、頓悟,成為結合禪思與生態觀的自然形態。他說:「荒野就是萬物一體。」◆繼承《湖濱散記》、《沙郡年記》等自然文學的書寫傳統 史奈德與凱魯亞克、艾倫.金斯堡、威廉.布洛斯同為「崩潰世代」成員。六十年代,「崩潰世代」深深震動了美國主流文化的價值觀與社會觀,改寫了美國文學,更影響了巴布.狄倫、披四頭等著名樂手的創作。如今,斯奈德是「崩潰世代」寥寥無幾的詩人,也是持續參與生態關懷運動的領導者。詩人佛林格提曾說,如果金斯堡是「衰落升級」的惠特曼,史奈德就是「衰落升級」的梭羅。史奈德繼承美國自然文學的書寫傳統,結合多年貼近自然的經驗與多元文化影響,體悟出關於荒野文化的獨特影響,影響了無數關注自然的讀者。 ◆關於人類將何去何從的思考【荒野既賦予以啟迪,又讓人面臨挑戰】自年少時期以來,斯奈德走遍美國的野地,深入原住民村落,也到過日本、台灣、尼泊爾的山林。深受東方文化影響的他,將禪學內化為自身獨特的生命觀與生態哲學觀,在賦於生活、思考與修行,同時遵循尊重萬物生靈的佛教之道,更致力傳授這種傳統如何讓人進入心靈中的野性之地: “心靈深處和無意識是我們內心的荒野之地。自我實現,甚至開悟得道,我們野性的另一面【清晰除小我,融進山河曼圖羅】 史奈德認為,人類對生產力懷抱近乎自鳴得意的無知,像無根的智者般存在,缺乏深度,以及與土地的關連。唯有懷抱謙遜之心,與萬物平起平,才能坐獲得真正的自由: “一個人想要獲得真正的自由,就得置身於最簡樸的生存環境,經歷痛苦、遷徙不定、露宿野外、不如人意的生活;然後,面對野性賦予的這種變化無常和自由的,須心懷感激自在一個自我的世界中面臨的自我隱居。史奈德早在去年五〇年代就開始關懷生態環境議題。他筆下的荒野、野地生活、人與自然的關係、不同文化的比較、世界觀,闡釋其深度與淵博知識的思考。他提供的不是公式化的準則,也不是教條式的長篇大論,而是細化自然與文明的消長與變化,加深我們面對這個世界的,重新定義荒野,並提醒我們: “我們生活在一個退化的時代。但是,如果能找到我們土地的原始……我們能重新拾起那樣的歸屬感,從而帶來一些的歸宿必然是自然的感覺。在書中,史奈德就像整合各種文化系統的巫師,融生態、哲學、宗教、文化、神話、社會、政治於一體,更以動人的文字、詩意的創造力,打開我們的視野和我們的心靈,引領我們重新與荒野相遇: 「從精神層面來看,荒野要求我們像接受自己一樣去擁抱他者,跨過物種的界線。這不是簡單的『融崩關係』,也不等於所有東西混雜在一起,而是在內心深處,小心翼地堅持事物間的同一性和差異性。」◆思索自然與文明的跨世紀經典,台灣首次出版 多年來,斯密教育領域發展於北美地區發展於北美地區,為少數群體訓練或研究人員教學。他也與人探討生態學、瀕危物種、環境策略的問題。這些討論,以及他長年的思索成果,匯集成這本書的部分章節。本書的獨特之處,是融合了靈魂的認知與大腦的思索。既是關於生態環境的經典,也是「萬物一體」的誠摯呼籲。

查看完整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