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驗泡澡
體驗泡澡
李歐納•科仁
行人
庫存不足:剩餘 1 件
無法載入取貨服務供應情況
★一本你重新思考什麼是「泡澡」和「浴室」的絕妙小品! ★身兼藝術家、建築師、設計師、美學理論家的怪奇李歐納•科仁再次精彩圖文辯論。 ★對設計建築的思考及方法體系迷思的尖銳利辯。 「泡澡」應該是其中的美感體驗,關乎綜合性的是個人的本體感受;「浴室」應該是一個創造和諧的環境,一個融科技、設計、建築迷思的空間;若想打造一間「美好」的浴室,就得從設計中解放,從違抗一切既定的方法體系開始。 雙腳踏著溫暖的地板,從腳底湧上來的熱氣溫暖了全身。接著你從腳尖往池裡探,氧氣首先叩溫熱的水,接著浸入小腿、膝蓋、膝蓋,慢慢將全身泡進熱水中。浸泡你的熱水是流動的,你找到一個絕佳的位置,將自己舒適地安置在池中。你發現自己的身體達到了一種和諧的狀態,時間感已經消失,外在的環境也彷彿消融在無形,整個世界就在你的下方。 想像一下那樣的浴室才能延續你如此美好的泡澡經驗嗎?你的大腦中八成出現了電熱地板、濕度空調、寬闊的沐浴浴缸(最好還是大理石造型)、豐沛不絕的出水口、符合人體工學的高度與尺寸、隔壁的一扇大窗還能看得見外頭的風景。這樣的浴室浴室在設計方面也許沒有任何「錯誤」:經過許多的設計,需要用現有的科技去維持溫度和濕度,而設備只要套用人體工學數據,把操作界面簡化,最後再加上大浴室空間或浴缸的尺寸,或樓梯由輪廓營造出一種寬闊的視覺效果——建築師或設計師以為這就是一個理想浴室的“又”。 此時,你在沐浴時刻所體驗到的壯麗感受已被全部拋到腦後,這間想像的美好浴室不知不覺中已是精緻追求工藝、形態、材質、視覺美感的泥沼。但一間美好的浴室是不是應該反映我們最真切的欣賞感受呢? 李歐納‧科仁繼《侘寂:給設計者、生活家的日式美學體系》之後,又精闢反思了設計與人之間關係的著作。他認為,當代建築師與設計師已被學院的教育所吸附在視覺上,走一條追求科技與美感、大(豪華)的道路。這就是美的錯誤之路。而我們,頂尖使用者、經驗者,也應該破除建築師的權威迷思,因為打造一個空間,尤其是泡澡環境——一個能引起你意識到其他任何體驗的環境,並且既沒有確定的方法,也不一定需要建築或設計的專業訓練。 這本書並沒有提供具體的解答,因為一間美好的浴室沒有絕對的等於,我們無法由複製腦中想像的筋度、尺寸等形象,就打造出理想的浴室。李歐納正規標準由提綱挈領式的文字,提點深深人心的盲點,配以來自世界各地不同年代、不同文化、甚至不屬於任何年代文化的沐浴影像而出自於的泡澡影像,讓泡澡與泡打造恢復環境回歸原始的初體驗。這篇建築師的影像論文,或許沒有強力辯證的企圖心,但點點滿足,讓你重新思考何謂「泡澡」、何謂「設計」。 名人推薦Grace│好樣本事、李清志│大學建築設計實踐系專任教授、張姿慧│當代設計雜誌主編、黃聲遠│田中央聯合建築師事務所主持建築師、楊秀川│楓川秀雅建築室內研究室-共同推薦「泡澡是最奇妙的行為之一,這本書從泡澡人類空間的設計一直到其副文化意義等,皆深入探討,讀起來有泡午般暢快淋漓! 」——李清志│實踐建築設計系專任副教授「這是一本受益無窮的好書,它對一般人及所有從業者對浴室設計的迷思與規劃產生了巨大的衝擊。」——張姿慧│當代設計雜誌主編 「此書底座由泡安道出設計的最終本質。讓人聯想到最原始的泡安經驗就在媽媽的肚子裡;宛如生命之初,一切生活的體驗,就從泡安開始。」——楊秀川│楓川秀雅建築室內研究室「每天的晨浴,是自我盥洗身體的神聖儀式,許多生活上的靈感都來自於熱呼呼的沖澡過程,靈光乍現,神來一睹。而夜間的泡澡,更是沉重、褪去污濁、修復元氣的揭曉時刻…我與我的無間共泡澡…」 Grace│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