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遠方「偉大的美國小說家」強納森法蘭岑的人文關懷
到遠方「偉大的美國小說家」強納森法蘭岑的人文關懷
強納森.法蘭岑
新經典
庫存不足:剩餘 1 件
無法載入取貨服務供應情況
「當你走出,和真實的人,甚或只是真實的動物發展真實的關係後,你將面臨非常真實的危險:最後可能交付出『愛』的危險。」— 強納森.法蘭岑到遠方,是出走,是尋找,是開拓,也是歸屬繼《如何獨處》後,法蘭岑再次以幽默的機鋒與銳利的洞察,帶著前往荒島的遠方、觀點的遠方、思想的遠方,以及閱讀的遠方。精彩內容: ★科技消費主義如何偽裝成“愛”,讓人們逃避所有可能的痛苦。 ★帶著《魯賓遜漂流記》與好友的骨灰,法蘭岑開啟了一段差點回不來的荒島放逐。 ★摯友大衛.華萊士的風采,與孤決又令人心碎的自盡之路。 ★「先發展,後環保」的口號,實際「創造」的環境的毀滅。 ★「狩獵」是傳統文化的亮點,「無西方獵殺」卻是新時代的產物! ★小說家最討厭被問到哪四個問題? ★法蘭岑談艾莉絲.孟若「短篇」小說裡的「完整」人生,談她擅長的「事中之事」。 「我對鳥的愛看似然成為一個入口,通往心中一個但沒那麼自我中心的部分,我從不知道有這東西存在的地方。再以地球居民的姿態重要我不能一輩子漂流,不能再只管喜不喜歡而把承諾走向未來,而是強迫面對一個要不就坦然接受,要不就斷然拒絕的自我。這就是愛納森的自我。這就是愛納森。法蘭岑 在這本深刻的演說和散文選集中,強納森·法蘭岑帶著煥然一新的力量回到流動圍繞心頭久的主題,包括其文學。無論是回憶他在塞浦路斯和執法獵鳥者的暴力衝突,省視心中對亦敵亦友的作家大衛·華萊士自殺的感受,還是針對科技如何改變人們表達愛的方式提出動人而風趣的觀點,這些都實現了法蘭岑“毫不隱瞞”的承諾。出自當代頂尖小說家之手,《到遠方》是部傑出而具啟發性的作品文章,記錄了獨特而成熟的心靈與自我、與文學以及一些最重要的劇場角力的過程。名人推薦 「睿智、銳利的散文,在幾乎每一件事物中挖掘深刻的社會意義。」-《今日美國報》(USA Today)「(法蘭岑的)寫作有種不炫耀的技巧、近乎無自我的完美。」——萊夫·格羅斯曼(Lev Grossman)、《炫耀時代》(Time)雜誌《美妙絕倫的散文》(《洛杉磯評論》的論文。 「一部多面相、啟迪人心的選集,《到遠方》實則成就讀者更接近作者。」——《經濟學人》(經濟學人)「相似最好的小說,《到遠方》標出了一條孤獨告別的道路箴言。」——《基督教科學箴言報》(基督教科學箴言報)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