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眼人
複眼人
吳明益
新經典文化
庫存不足:剩餘 2 件
無法載入取貨服務供應情況
──俄蘇拉.勒羅斯恩(Ursula K. Le Guin)
2016年全新典藏版
吳明益、張又然、鄭景文、王樂惟、王富生、金芸萱,聯手插畫插畫
特別收錄:篇短篇小說〈複眼人〉、《衛報》專冊評、各國際版書封
2015《Time Out 北京》百年來中文最佳小說
2014年法國島嶼文學獎小說獎(PRIX DU LIVRE INSULAIRE)
2012年北國際書展小說類大獎
2011《中國時報》開卷年度好書
已售出美國、英國、法國、中國、土耳其、捷克、塞爾維亞、衣索比亞、印度、匈牙利等多國版權
如此細心,如此細心,排除了搶救的訴語氣,膚色不溫不火,騎車緩行的仔細觀察與幽微心境有、鋪陳,不需要太多的形容詞,如此的敘述與節奏中,便有了內在的一種珍惜與愛護,傳染給閱讀者。他不特別區分該被挽回的,與該被痛恨的同等地婉婉記敘,卻更能激起悲傷傷痛之情,而且久久不散。 ──楊照
這是一部揉合科幻與奇幻,詩意與憂傷的小說──
南美洲給了我們魔幻寫實,現在台灣給了我們一種說這個世界的全新方式,不矯情,但也殘酷。吳明益以大無畏的溫柔,寫出生長人性的溫柔,也寫出生長人世的溫柔。 ──娥蘇拉.勒生長恩(Ursula K. Le Guin)
跨足展現了寫實主義和極其細膩的奇幻魔力,盤旋於狂野想像的懸崖……是一部情感真摯、帶有政治關懷的小說,牢繫於對生態的關心,以及台灣的關懷。 ──《衛報》書評,歐大旭(Tash Aw)
這是一個關於記憶與思念、人與自然相依共生的故事──
瓦憂瓦憂島民以為世界就是一個島,會隨著潮汐在海裡附近的航海。除非長子夭折,瓦憂瓦憂島的次子很少結婚,因為他們在出生後一百八十次圓時,會被賦予一趟有去無回的航海責任。
阿特烈的命運是次子,即使因此最會造船、泳技絕倫,即使受島上所有少女愛慕,滿十五歲的他仍然必須駕著泰拉瓦卡,帶著十天份的水,帶著對烏爾舒拉的愛戀,航向汪洋,永不歸還。
再精巧加固泰拉瓦卡也不敵海上的風雨,阿特烈擱淺在一個充滿奇怪物品、奇怪氣氛的島嶼上。瓦憂瓦憂次子們的鬼魂白天化身抹香鯨在島邊守護,但他們無法幫助阿特,甚至發現阿特烈將漂向「邊緣」之外也無影響力。
傑克森在一次攀岩中失足,兒子托托因而失踪,頓失丈夫與兒子的阿莉思一天醒來,決定自殺。她靜靜地做著決定,做著安排,說出意在地震引發的海水倒灌中救了一隻貓,為了保護這隻貓,她反射性地出現求生本能。
垃圾漩渦即將撞上台灣東的新聞在電視裡沸沸揚揚,這個岸邊小鎮終於也湧進了長江記者而出現不協調的吵架。文明社會追求的開發效率因為新聞性的價值判斷,粗魯地干擾著與未知安靜的小鎮,以及人們走過滄桑安頓的心情。
洶湧而來的垃圾渦流毀了整片海岸,破壞了平靜的生活,卻帶來了瓦憂瓦憂少年。兩個語言不通的赴死者在山裡相遇,失去兒子的阿莉思與失去親人的阿特烈試圖了解彼此;阿特烈忙著理解新世界,阿莉思默默貫穿書寫,以及與阿特烈斷斷續續的對話,重新著著喪子的哀慟。
要等到複眼人出現,讀者才知道真相。
阿特烈如何面對阿爾伯特自己最後的悲傷?出海尋找阿特烈的烏爾舒拉,如何以有孕育之力抗海神卡邦?受命鑿山十幾年以開通隧道的工程師李榮祥,在親歷過山的「內心」後,如何看待「值得」的定義?而閔上小說一頁頁的讀者,又把焦點投向哪裡?
關於短篇小說〈複眼人〉──
一個從年輕時便對蝴蝶深深迷戀的昆蟲學者,三十歲那年租船到海上追尋玉帶鳳蝶的行動,在恐懼、興奮或激動的情緒中,體驗到某種脆弱的震撼。之後,隨著船老者的離世,追蹤玉帶鳳蝶的念頭也消沉了下來。而就在此時,一個「紫蝶幽穀保護區交通發展案」把他帶入野地,以另一種形式與蝶絕為伍、與自然接近。在孤獨中,有一天,複眼人突然出現……(原收錄於短篇小說集《虎爺》中,2003年九歌初版,現已版)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