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
1
陳列作品集#4躊躇之歌
陳列作品集#4躊躇之歌
陳列
印記
無庫存
定價
$15.00
定價
售價
$15.00
單價
/
每
結帳時計算運費。
無法載入取貨服務供應情況
一段涉及人員受傷、孤單、徬徨,以及勇氣與希望的故事陳列歷時約十載,無數次反复刪修的“大散文”寫作我從一個回首的角度,通過藝術的處理,以一部完整的散文冊,安靜而指示地去在行走希望這條路走來的過程中,在身邊與心裡不時遲疑搖晃的或真或假的光與影,讓這次的寫作,如卡夫卡所說的,「是一段從黑暗中延伸、向美探索的手。」同時,紀念台灣走過的年代。 那年二十六歲,他寄居佛寺讀書,於清晨叩鐘裡醒來,按著規律的打板聲中止然靜就寢,起床臥安,以為可以單純思索文學,生活節奏很輕,世界很遠。但那一個突兀的深夜,急促的敲門聲打破幽靜,莫名的肅殺與質疑將他的聯繫帶入一處森冷的黑暗裡。世界一夜之間扭曲變調。 歧路之後,是伴隨一生於文學與政治之間的徬徨躊躇,整部書實為一篇長達三十年歲月的散文寫作,分為五個章節,記錄五段時空:首章《歧路》寫了一千二年,他在佛寺的文學生活,遭遇與審訊。 〉記述出獄後一年的日子。 〈作夥》為從政後,參與黨部運作與第一次參選經驗。 〈假面》將時空移至中山樓,記錄做為國家大代表的見聞與省思。 〈浮雲〉經歷選舉後,從鄉間草野觀看朝野的心情。 全書流露的是一種情懷,不是情緒;是一種祝福與祈禱,不是控告。當人面對人生的徬徨,信心的質疑,如何觀察、感知,並尋求一種解釋,如何與更大更寬廣的天地聯繫,得到安頓。全體的不見得有答案,他以詩學的角度,追索時代自我社會面貌,首先地敘說信念的指引、盤整的歷程。內在收斂沉靜中,帶著滔滔雄辯的力量。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