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時簡史
計時簡史
作者: 賽門加菲爾
發布者: 大寫出版
發佈日期:
存貨單位 (SKU):旅行(台港)
庫存不足:剩餘 1 件
無法載入取貨服務供應情況
愛因斯坦、霍金沒告訴過你的時間文化史 《週日泰晤士報》年度文化類選書 《觀察家》年度最佳科學書籍透視文化的鏡頭,一探人類如何干擾鐘擺節奏,操縱時間秩序;對時間愈發瘋狂的執著,又引發了哪些奇情怪癖? 過去,人們仰望天空,仰望太陽活動的時間;現在,我們強迫性地不停檢查手機、電腦確認時間,網路發達更加確保徹底的不夜世界。我們渴望準時,但我們害怕最後期限。我們在時間的威嚇中與鵲弄,注定被時間掌控生活,嚴重到我們總是擔心永遠趕不上時間的腳步。更糟的是:我們一路走來,卻導致其他事物為代價。時間持續以極微弱的存在短暫、介入,「時間永遠不夠」的意識推動我們快馬加鞭地「過生活」。我們對於時間的執著與渴望,如何成為生活中揮之不去的支配力量? 世界總是說,是公平的;但我們從不像過去,我們能不能擁有「自己的權力」?本書全面性探索工業革命後的250年間,「時間」為何、如何逐漸主宰我們的生活;審視人們對時間癒發瘋狂的執著,牆面由測量、控制、販賣、拍攝、表演等手段,獲取、保存與節省時間;以及時間對如何文明個人生命所產生的各種作用時間力。本書要談的是時間的實際作用,而不是虛無飄渺的境界。你將看到如何以各種方式撰寫現代人們的時間故事: ‧拒絕使用基督教公曆的法國人,改用葡萄、胡蘿蔔來規劃日‧過度想念美好昔日,「懷舊」在19成為一種心理‧貝多芬意圖以節拍器記號,統一《第九號交響曲》的演奏速度‧文藝將時間化為政治武器,緩慢地廢話連篇阻擾議事進行‧〈燒夷彈女孩〉將越戰的恐怖人瞬間永遠駐紮在影像裡,震邀全世界矽谷工程師預科代餐以避免會議時間·末日鐘的分針隨國際情勢同步撥動,倒數人類毀滅時刻·太空人巴茲·艾德林尖端歐瑪伽腕錶踏上月球,完成史上最經典的時間商演‧英國跑者羅傑•班尼斯特衝破4分鐘障礙,破紀錄的瞬間被放大、牢記,並成為神話這本特殊的史書有兩個簡單的訴求:面對那些啟示時間意義的故事,主角是引人注目的藝術家、運動員、發明家、作曲家、電影明星、作家、演說家、社會科學家,當然少不了還有鐘錶,發明家我們是不是大師,都少來了多層次的探討,將使你以新的視角審視省思與時間。這也是一場文化、哲學關於「時間應用」的旅程。路上有貝多芬交響樂的蓄勢待發,也有瑞士鐘錶業的狂熱傳統,時不時藉重喜劇演員們的真知灼見。 當「時間管理」已成為生活中最大的挑戰時,人類中的周期性歷史再現,將有助於我們以全新的方式應對這項挑戰。也許你有機會分解的專製而獲得自由。 【比喻言語推薦】文化評論家張鐵志「本書探討許多時間的案例,譬如法國大革命後所用的共和歷、時刻表的出現、交響樂、攝影與電影中的時間韻律,讀起來總讓我津津有味,甚至有『原來如此』的感受。」——說書說書短片人陳建守「關於時間以及時間對我們生活的意義,無人比加菲爾更能勝任這一趟旅程的同類。從裝備線寫到法國革命,他以精煉的態度與解嘲式的幽默,綜述關於時鐘的這一系列奇情怪癖。閱讀本書是一場讓人欲罷不能的知識之旅。」——動機,邪惡的力量(JDriveDrive)作者•品克(Daniel Pink 「書中豐富的冷知識與小道消息,令人深思且娛樂性……賽門‧加菲爾活力充沛、嗅覺敏銳,天下奇事妙聞盡收入他的眼底。」-《週日泰晤士報》(星期日泰晤士報) 「簡直就是把博物館收藏到書頁拍賣。《鑑賞簡史》堪稱得上是流行歷史學的傑作。」——《星期日快報》(星期日快報)「以不拘一格的形式收集了人類與時間的探索……確實性極高。」——《泰晤士報》(泰晤士報)「徹頭徹尾地觀察到《富樂論》令人愉悅的故事和故事作品:《閱讀》 「閱讀時間絕對值回票價…賽門•加菲爾是成功的作者,表面上看起來既狹隘又窮極無聊的主題,他總是能夠妙筆生花,讓人興味盎然。」——《金融時報然》(金融時報) 「傑出的文化歷史學家賽門•加菲爾收集了大量有趣的人物,他們並非企圖籌劃時間以迎合自己的規則;作者同時也質疑我們如何落到不穩定的地步,受到獨斷的時間予取予求。」——《Elle》雜誌「書中充滿了豐富的軼事和平易近人的科學知識,探討了時間的暴政,以及世人對於控制時間的渴望。 「讀書來愉快……輕鬆……既是學術之作,卻又不失滑稽風趣。加菲爾對於閃亮耀眼的瑣事有兼容並蓄的胃口,隨時都迫不及待地想要提供娛樂效果和知識深度,而且兩者都得心應手。」——《每日電訊報》(電訊報)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