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過產品資訊
1 / 1

透明社會

透明社會

韓炳哲

大塊

庫存不足:剩餘 2 件

定價 $13.00
定價 售價 $13.00
特價 售罄
結帳時計算運費

透明是一種假性的理想,也是最強烈、最有害的神話。今日社會對現代破壞的要求無所不在,沒有而是不斷爆增的訊息,讓這個世界變得更透明。訊息釋放得愈多,世界反而愈加混亂。人類的心靈顯然與自己獨處、不一定需要遭遇他者目光的領域。不透性是心靈的要求之一。如果完全通透明亮,心靈會燃燒殆盡,引發一種特殊的「心靈過勞」。只有機器才是透明的。塑造生命的自發性行動、重要事件與自由,絕對不允許透明可視。 ──韓炳哲 「透明」是現代的秩序/狀態。在談到腐敗和資訊自由的公共言論中,是常見使用的詞彙、口號。透明在民主制度中被視為軍人,不僅損害我們的政治與經濟生活,也影響我們的私生活。任何人都可以獲得任何事物的資訊。這件事,那麼每個人,都變成透明的:進行這個揭露、揭秘過程的,然後對資本後世界發起某種集體控制的組織。 然而諷刺的是,透明的黑暗面,跟缺乏神秘、隱密和嚴重的關係,有著很大的關係。在知識趨近後,帶來隱私的消失、同質化、信任的崩解。不斷地想累積更多的訊息,其焦慮不一定會製造更多的知識或信仰。科技創造可以全面圍堵並即時監控資訊的錯覺,但我們缺乏的是對資訊的正確認識。在《巴黎宣言》中,韓炳哲攻擊,透明是一種虛假的理想,也是最強烈、最有害的現代神話。我們可能會出現一個透明的社會? ‧當事情出現掉任​​一種否定性,被整平、撫平,或是毫無受阻就被嵌入為何資本溝通與資訊的流動中,就會變得透明。 ‧當行動被配合,受制於可計算、可引導、可監控的過程,就會網格化。 ‧當被整平,滑入一連串可支配的現在時刻中,就會網格化。 ‧未來,也被肯定化成最理想的此時。透明的時間是沒有命運也沒有事件的時間。 ‧當影像整頓各種劇本法、編舞與舞台美學,整頓任何的深度深度,甚至整頓了意義,網格化道德淫亂時,就會網格化。 ‧透明排除了他者或外星人,可以穩定與加速系統。這種有系統的存在,將透明社會變成一體化的社會。 ‧透明社會不能忍受資訊空缺和視覺空缺。但不管是或是靈感思維,都需要空白。 ‧強制透明會破壞事物的色澤,毀滅時間的暈。透明不會戴。透明的溝通不稠密定義含糊,所以是猥褻的。 ‧透明主宰各處,沒有信任的空間。 「透明創造信任」,其實應該叫「透明信任」。既然信任存在消失了,要求透明的聲音就會變大。社會一旦建立在信任上,絕對不會失地要求透明。 ‧今日,全球正發展形成一座環形監獄,沒有監獄以外的東西,它就是全部,沒有邊界分隔外部與內部。本書特色 ●韓炳哲是歐陸哲學新起之秀,領袖的宣言式著作《倦怠社會》曾翻譯成十一國語言。二○一二年,南韓有多家媒體評選為近年來最重要的書籍。 ●透明化是民主社會中自由化、反犯罪的口號。然而資訊揭露後,是秘密、遮蔽與層次的減少,最終導致隱私的消失、同質化、信任的崩解。 ●商周出版編輯顧問林宏濤撰寫中文版導讀。名人推薦 汪文聖 政治大學哲學系教授 林宏濤 商周出版編輯顧問 林薰香 東海大學哲學系副教授 劉維公 東吳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 蔡慶樺作家鄭志成 東海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推薦

查看完整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