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過產品資訊
1 / 1

民族虛構:建立在想像上的集體認同,如何成為現實的族群矛盾?

民族虛構:建立在想像上的集體認同,如何成為現實的族群矛盾?

小坂井敏晶

心靈工坊

庫存不足:剩餘 1 件

定價 $33.00
定價 售價 $33.00
特價 售罄
結帳時計算運費

★以心理學實驗推理人如何虛構出民族認同,並化虛構的偏見為現實行動。 ★闡述「虛構敘事」對於社會維繫的重要性,透視社會學與政治哲學闡述沒有「虛構」的神話為何不能配合。 ★以少數族裔的尖銳,指出多族群社會如何既支持異文化,又維持自身的主體性。歷史的謬誤,是形成國族的基本要素。 -勒南(Joseph Ernest Renan)/法國希特勒為什麼是近代猶太人的聚集建國的推手?阿拉伯人認為發現美洲新大陸是他們的貢獻? 一百年前,所有日本人不是重建的日本人,日本人卻還是日本人? 為什麼一世紀前的祖輩們犯下的戰爭侵略,後代們如果仍要負責平反、道歉? 我們慣常認為「民族」是由共同祖先、血源、文化的一群人所聚集而成的古代部落,但本書小坂井敏晶認為,「民族」這樣的族群意識,其實是建立在未曾符實的「虛構遺跡」之前。心理學實驗證明,將人隨機分散兩個群體,人們就會傾向於褒揚自身群體,貶低異己;人們之間的偏見,沒有根據、缺乏省察,卻也演變成現實的社會互動。 小坂井指出,「所謂民族的這種虛構」可能來自權力者的蓄意論述,或因生存壓力而形成,但許多時候是人類認知心理征服機制的結果。這些暗伏於社會的表像下,人們來維持群體運作,卻也需要因誤認虛構為民族本體,不同族群間的相互爭論、矛盾難以化解。 小坂井是長年旅居法國的日本學者,異鄉人的角度讓他對民族論述的虛與實省觀察更加敏銳。他訴諸生物學、心理學、社會學以及政治哲學,探索團體意識如何形成、傳承與多元對立。我們將發現,民族擁有「同一性」的主體體傳承是種錯覺,但只要相信,就會產生現實。我們既需要這樣的虛構來維繫多元,卻也當知,任何對自身與他者的看法都只是暫時的。如此,多族裔社會或可能邁向既相互包容,又保有自身主體性的開方式共同體。 小坂井敏晶迎戰種族歧視,持續關注眾人未竟的旅程,拆解民族、人種概念的虛妄。從各國教科如何打造民族神話、洗地隱惡揚善,到歐洲學界不敢觸碰的黑歷史,勁爆八卦絕無冷場。 -盧鬱佳有感推薦紀金慶/哲學博士,台灣師範大學與海洋大學兼任助理教授彭仁鬱/中研院民族所副研究員,精神分析師楊翠/國立東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華文文學系教授盧鬱佳/作家(依姓氏筆畫排列)

查看完整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