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
1
力與交換模式
力與交換模式
柄谷行人
心靈工坊
庫存不足:剩餘 2 件
定價
$49.00
定價
售價
$49.00
單價
/
每
結帳時計算運費。
無法載入取貨服務供應情況
★日本重量級思想家柄谷行人跨科際、整合全面知識的巔峰之作! ★以動態的「力」非靜態模式來理解歷史的運作,指明人類未來的方向!柄谷行人在經濟史學的貢獻,共有四種「交換模式」出發的觀點,補充、拓展了馬克思《資本論》中「生產模式」所無法主題的議題。繼二〇一〇年夯實其理論的《世界史的結構》,十二年後,他在本書中進一步補充社會主義理論的基礎、說明歷史轉變的原理,並以交換模式D作為對未來的展望。 在此被視為柄谷思想的高峰之作中,柄谷行人以「物神」、「靈」的角度,闡述了探討的「力」推動交換模式A(互酬式:贈予與回禮)、B(再與保護:掠奪與分配)、C(商品交換:貨幣與商品)、D(A在高次元中的回复)的複雜運作。 在貿易中的四種交換模式中,各自都有強大的「力」在糾纏、嚴格抗拒。這些「力」難以被察覺,因此歷來學者少能釐清。例如,「交換模式C與B都具有超越人類意志的『力』。在民主主義的國家家體制裡,人們認為自己是自由的;但他們並沒有感知,自己只是凝固對C與B的『力』更順從而已。」若不釐清「力」的真相,便難以具體畫出模式D,人類將難以畫出南方的困局。 歷史上,嘗試揚棄國家(模式B)與資本(模式C)的學者大有人在,馬克斯迴避了「神」的觀點,而康德則將人類社會的歷史,視為自然的「隱微的計畫」。他在社會的歷史中,發現既不是人、也不是神的某種作用,並稱之為「自然」。柄谷行人沿著康德的思路,認為「自然」就是模式D的作用。而模式D,將是未來的出路。鄭重推薦 紀金慶|台師大通知識中心兼任助理教授 黃雅嫻|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副教授廖欽彬啟啟│廣東中山大學哲學系教授龔卓軍│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副教授董章│小說家 (按姓氏筆劃排列)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