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過產品資訊
1 / 1

我們製造出玻璃心世代? :本世紀最大規模的心理危機,看美國高等教育的「安全文化」如何讓下一代變得脆弱、反智、反民主

我們製造出玻璃心世代? :本世紀最大規模的心理危機,看美國高等教育的「安全文化」如何讓下一代變得脆弱、反智、反民主

強納森海德特、葛瑞格路加諾夫

麥田

無庫存

定價 $24.00
定價 售價 $24.00
特價 售罄
結帳時計算運費

這是人人為了正義出征的年代,也是飽受憂鬱憂慮那麼苦苦的年代,差別只在於:你是為自己討回公道的受害者嗎?還是起源於自取的加害者?而無論何者,每個人都覺得自己安全有可危,個人權利有所下降,當教育方針不斷暗示人們「你很脆弱」時,我們正親手將下一代推向毀滅之路亞馬遜網站4.7顆星深表哀悼!史迪芬·平克(哈佛大學教授)、麥克·彭博(前紐約市長)│重磅推薦2018年《彭博商業周刊》年度好書 ▎2018年《紐約時報》最值得關注的100本書 ▎2018年「美國公共廣播電台」年度推薦書單 ▎2018年《美國虛構國家評選》選書▎《商業周刊》1674期書摘專欄為何在崇尚民主自由風氣的美國大學校園裡,「走出同溫層」成了最危險的事? ★「脆弱」的錯誤:殺不死你的,讓你更脆弱(╳) ★「情緒推理」的錯誤:永遠相信自己的感覺(╳) ★「我們」VS「他們」的謬誤:人生是好人與壞人的戰爭(╳) ▶「我們」VS「他們」的謬誤:人生是好人與壞人的戰爭(╳) ▶「脆弱」的謬誤讓人們誤以為自己的風險應該要注意受安全感的風險,一切“脆弱”的謬誤讓人誤以為情深的風險。 ▶「情緒推理」的謬誤引導我們敏捷反應正義情緒,非理性正義,因果因果回環; ▶「我們」VS「他們」的謬誤則把人分成「我們」與「敵人」,而「我們」才是唯一的正義。當民眾對立、民粹主義崛起、假新聞紛至、大型社會衝突不斷發生時, 「三大謬誤」取代了理性思維,「安全至上主義」成為內在的最高指導原則同時,全國性的青少年情緒疾患比例日益集中,新高新一代人類如何重新打造強大的心理素質? ╱╱╱╱╱╱╱╱╱╱╱╱╱╱╱╱╱╱╱╱╱╱╱╱╱╱╱╱╱╱╱╱╱╱╱╱╱╱╱╱╱╱╱╱╱╱╱╱╱╱ 2017年,柏克萊大學校園爆發左派學生對右派演講者的演講抗議,1500名抗議者湧入,引發流血暴動;同年的夏綠蒂鎮事件裡,一名年輕的白人至上主義者驅動衝進左翼團體、少數族裔列連的示威群眾中,當場追悼一名抗議者,十九人受傷。 早在近幾年前,三大謬誤便已為龐大的玻璃心世代埋下,逐漸在美國人的日常與教養經驗裡生根。 如今,它們更加激化了社群中與獵巫文化的批鬥,使公共事務討論難以進行,在川普選舉後,這樣的現像日趨嚴重,仇恨四起,連帶恐嚇校園衝突。這本書乃美國最權威性的社會學家強納森·海德特偕同憲法第一修正案專家葛瑞格·路加諾夫振聾發聵之作,他們指出,安全至上與過度保護主義正統美國高等教育以及他們最嚴重的民主,腐蝕了自由的根基,甚至催化了極端民粹。對此,兩位作者從自身專業領域出發,包括道德心理學、行為認知療法(CBT)與恐嚇自由等相關學說,探討了自2013年以來,美國的多起重大校園事件與高社會經濟地位父母教養方式改變、社交媒體關係崛起、特朗普上任等之間的交互變化,抽絲剝絲地檢視了近年來新世代的人類心理狀況並提出了近年來新世代的重要主義者,提出了近年來新世代的人類心理學面貌。在第一部分,作者詳細闡述了自2013年起席捲大學校園的「安全」文化,並說明如何學習犯下三大錯誤。除此之外,這部分也介紹了行為認知療法(CBT)的關鍵概念,指出CBT模式如何改善批判思考技巧、銷抵重大謬誤的不良心理後果。 第二部分是三大謬誤造成的不良實例,並從社會學角度獵討論巫和校園暴力。作者解釋,由於大學的核心使命是教育和研究,若因立場相左而拒絕溝通討論,將導致大學功能失靈。本部分也檢視了美國大學中逐漸增加的罷邀演講者、聲文化,探討新流行的「意識形態即暴力」觀念,並解釋觀念這種為何危害學生心理健康。在第三部分,兩位作者剖析了從2013年到2017年的大學變化成因,並以六條線索逐步推進: (1)美國政治傾向向兩大部分,黨派對興起;(2)患有焦慮症和憂鬱症的青少年增加,學生因此更自認需要獲得保護,更容易接受三大謬誤;改變3)家長教養方式。雖然童年時期趨於趨於安全,但犯罪事件的比例卻被媒體放大,侵犯家長與孩童的恐懼;(4)基於上述恐懼,美國中產階級家庭的兒童缺乏自由遊戲和不受監管地冒險的機會,但若要長成共建自我管理的成人,兒童必須具備這兩種經驗;(5)校園行政管理組織擴大,保護學生的任務無限綱上;(6)人民追求正義的熱情訴求高漲,但對正義的定義與看法卻與以往有所不同,甚至不惜訴諸暴力。 在第四部分,作者對家長和老師提出建議,希望他們能依此教育更多智慧、更堅定、更獨立的新世代。同時,他們也對大學教授、學校管理階層和大學生提出忠告,他們建議運用在生活中。 「人們無所不知不會或犯錯,所以評估新觀念對認識世界很重要。然而,雖然大學應該開放辯論的論壇,他們卻逐漸出現了教條主義和不寬容的風評。路加諾夫和海德特都是傑出的自由擁護者,對於大學生長什麼問題,還有我們有大學維繫的最高理想,提出了他們對他們大學的研究語言時代——《平世時代》教授 Stevener 本能年代,《平蒙語》,《平蒙時代》,《平米哥語》的研究語言年代。 「不接受不同觀點的現象增加,不僅是大學校園浮現的挑戰,也是我國政治論述麥克面臨的考驗。民主制度要求我們了解現況如何、原因何在——這樣才能找到解決方案,並採取行動。讀《為什麼我們製造出玻璃心世代?》是很好的起點。」——·彭博(Michael Bloomberg),彭博有限企業及彭博慈善基金會回顧人,紐約市第一〇八屆峰會「人在社會裡的不能擺脫理性科學分析的力量。請以本書為鏡,正視美國逐漸軟弱的事實,並思考我們能做些什麼。」——奈爾·德格拉斯·泰森(Neil deGrasse Tyson),海頓天象館(Hayden)天文館)館長,《宇宙必修課:給大忙人的天文物理學入門攻略》作者「路加諾夫與海德特解釋了『強化家長』現象及其危險-過度保護如何放大孩子的恐懼,讓他們變得更容易管理自己生活的成人。為了成長壯大,孩子必須接受考驗如何放大孩子的恐懼,讓他們變得更容易管理自己生活的成人。為了成長壯大,孩子必須接受考驗、承受壓力——包括蘇珊·邁斯特大學的觀點。 Rochester)教授,美國心理學會前任會長「如果要讓不同背景的人成為真理的追求者、維護民主的者,我們這個國家應該做得比較好?在《為什麼我們製造出玻璃心世代?》裡,路加諾夫和海德特認真分析了這一由來已久的挑戰,檢討了今天的這個問題書中作者正確指出了推動進步必備的德行和智慧實踐,書中也體現了這些德行和智慧。 ——康奈爾·韋斯特(Cornel West),美國當代時尚,哈佛大學教授,《民主很重要》(Democracy Matters)作者;以及羅伯·P·喬治(Robert P.喬治),普林斯頓大學教授,著有《良知其敵人》(Conscience and It Enemies)作者

查看完整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