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開啟現代中國的皇太后
慈禧:開啟現代中國的皇太后
張戎 張正
麥田
無庫存
無法載入取貨服務供應情況
揭露慈禧太后一生的謎團重新審視改變近代中國的關鍵五十年
◎考據大量珍貴史料,包括宮廷諭旨、核心人物日記信、外國皇家檔案、外交文件,以及相關的證言,慈禧執政的真實面貌,重新評論慈禧的功與過,是理解代近中國的傑作!
◎繼全球狂銷一千三百萬冊《鴻:三代中國女人的故事》,國際重量級傳記作家張戎,費時八年最新巨著,中文版首度面世!
◎邦諾書店2013年最佳非文學書
◎《紐約時報》2013年註目書籍
◎《紐約時報》《人物經濟學》《金融時報》《星期日泰晤士報》《BBC歷史雜誌》一致推薦
◎2013年10月誠品書店外文選書
◎新書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lgr4EII_3Q
是誰,廢除了中國婦女千禧年的「三寸金蓮」、鼓勵女子接受教育?
是誰,創造現代化海關、發展國際貿易、興建鐵路,實現中國邁入工業化的開端?
是誰,引進教育、建立國防官制度、實行西方新聞自由、推進總統立憲,揭開中國現代化序幕?
為什麼西方人曾將慈禧比喻為“英國的伊莉莎白一世”,認為她是史上最偉大的女性統治者之一?
「這本書不認為慈禧寫了一個聖人,她不是聖人,也不是一個邪惡的人,她是一個活生生的人。作為一個巨大帝國的至高統治者,她當然有鮮血。慈禧什麼都沒有的,她開始把這些東西一件件引進來,而且走得比現在這些領導人都遠。」——張戎
1852年春天,一位十六歲的女孩在為皇上打造後妃的全國“選秀”中被選上,入宮不到十年,她發起宮廷政變,一躍成為中國的實際統治者,掌握全國近三分之一的人口命運達到了目前的情況,直到生命的最後。她,就是慈禧太后。
史家說慈禧干涉朝政、禍國殃民,由此知道在中國男人專政的舞台上,慈禧凸顯過去帝王沒有的智慧與能力──她意識到,那是全球化個初始的年代,不落於人後,唯一之道就是奮發圖強,絕身現代文明的世界,由此,慈禧揭開了現代中國的序幕。
她開闢國家需要的財源,歲收是乾隆鼎盛時期的兩倍;明確任用外籍人員,設置現代化海關;首先設立培育翻譯人才的「同文館」,加大增加理工科學的學習項目,最終廢除科舉制度。制定了《出洋遊歷綱要》,被後世學者稱為「晚清中國人走向世界的一次盛舉」。至今仍為中國國民經濟大動脈的京漢鐵路,是慈禧的決策;並以獨到的方式指示她面對俄羅斯、日本、法國的侵略。在緒光皇帝主持接受馬關時條約,只有慈禧一人援助拒絕日本的條件。
站在保育傳統與改革浪潮的交會點,決策鬥爭需要過人的勇氣與判斷力,而身為一個女子,慈禧更必須執行高人一等的政治手腕,以得眾信服。本書深度刻畫世人未知的慈禧一生,包括她的偏見與過錯,愛情與日常生活。本書不僅還給她一條公道,也為中國變法求強的歷史時刻,留下無可取代的歷史紀錄。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