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還是想你,媽媽:101個失去童年的孩子
我還是想你,媽媽:101個失去童年的孩子
阿列克謝耶維奇、斯維特蘭娜、斯維拉娜·亞歷克塞維奇、
貓頭鷹
庫存不足:剩餘 1 件
無法載入取貨服務供應情況
全世界的幸福老師都抵不上無辜孩子的一滴淚。 2015諾貝爾文學獎系列作百年第一人╳記者╳文學文學獲獎作品授權52個國家,翻譯成47種語言俄文直譯繁中版2016年首度上市,由吳佳靜(政大斯拉夫語系)審定台灣版作者燙金簽名█2015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主系列勇氣作2015年再次是戰爭終戰70週年,2015年ISIS持續恐攻,2015年難民潮中海灘的小男孩引起全球關注,2014年俄羅斯與烏克蘭危機爆發,普丁的強人政治受到關注。今年諾貝爾文學獎頒獎典禮給予亞歷克斯·塞維奇別具意義。她花了三、四年的書寫,記錄了超過500人的對談,收錄了101篇故事。從戰爭時年僅2歲到15歲的孩童回憶,拼出一個世代的聲音,一個不同的人物。 「當時像我們這樣的人很多,大家都在尋找自己的父母,父母已經死了,他們還會繼續尋找…」 █ 不要把我媽媽埋進坑裡。她會醒來…… 對他們來說,死亡,不是來自課本上學會的,而是他們純真的雙眼。蘇聯戰時有100萬名兒童死亡。假使透視這101個孩子的眼睛,我們是否能看見戰爭的真相?不再是與勝利榮耀,而是瘋狂與荒謬。 █我是沒有童話的人,取代童話的,是戰爭 這裡沒有英雄、沒有名人,每個人都是平凡的人物,但他們的真實經驗比小說更驚人。獨立的孩子們不一定能上火線作戰,但在戰火中成長,在行刑者與受害者之間長大,看著俄羅斯軍人與德軍交替出現,見過無數受害者,只有一個孩子說他以為戰爭中男人會死亡,原來女人也死了。有的孩子說,戰爭在他們的想像中是一生中最轟動的大事,是最大的冒險,當真正的戰爭發生在眼前時,人們卻都傻了,變成了啞巴,只能瞪著恐懼的眼睛。他們的童年在戰爭中學會挨餓、學會祈禱,成了最終沒有童年的人。 █透過我們的戰爭看見人性 寫作的內容誇越1917年到今日,類似啟示錄般的文學,用多種聲音拼貼出時代全景,準確描繪人性與社會。不只是記錄事件和事實,也因此記錄人類情感的歷史。我們了解在事件中,人們如何思考、理解、記憶,相信他們面對與否,有哪些希望與恐懼。亞歷塞維奇說:如果我們不去記錄,在接下來的幾年裡我們會很快地忘記卻,也不拒絕面我們也許永遠不明白何謂戰爭的真實,那不是英雄主義、家國光榮,或用戰爭換取和平所能掩蓋的,唯有如此貼近真實的文字,才能讓我們體悟戰爭的殘酷。當今世界各地不時發生戰爭與恐怖主義攻擊,在和平衝突地區的我們,唯有直面這些衝突,才能與人相處,或許才能再次喚起人性的良知,與了解生處和平地區的我們等何等幸運。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