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過產品資訊
1 / 1

遭遇警察

遭遇警察

徐友漁、華澤

開放

庫存不足:剩餘 2 件

定價 $9.00
定價 售價 $9.00
特價 售罄
結帳時計算運費

人權中國社會生活的一個重要現象和突出特徵,就是警察通報中,他們對公民正常、合法活動的侵犯、鎮壓,對人權的侵犯,達到了自境外以來文化大革命結束的程度。 「和諧社會」的口號與警察國家的現實,形成了尖銳的對比和諷刺。

近年來,作為對《 零八憲章》的簽署與發表,對劉波曉獲得諾貝爾和平獎,對北非一系列國家發生「茉莉花革命」的回應,中國當政者越來越依賴警察力量來維持他們所謂的「穩定」。在對自己的執政合法性喪失信心後,當政者對形勢的判斷有一種病態的敏感時,他們認為中國大地上到處都即將出現燎原的星星之火,他們的對策是把一切“不穩定”消滅於萌芽狀態,他們把國家的大量資源用於社會的監視和控制,並在指導方針上提出“社會管理”即全面控制社會的概念。當極權主義在全球範圍內大勢已去,面臨中國正在建立市場經濟的歷史潮流時,這種恢復極權主義全面控制社會生活的意圖既不得人心,又不能明顯成功這種倒行逆襲劇了社會內部的矛盾,扼殺了社會的生機,毒化了社會的空氣,當政者的嚴厲所為敗壞了狀況的形象,中國人權和中國的霸凌者的霸凌者。

警察對公民的基本權利侵犯,他們無所不在的監視、控制、鎮壓行動,是極權後極權國家最突出的特徵。柏林圍牆倒下後,人們可以在反映蘇、東歐國家社會生活的各種記錄——展覽、博物館、電影、小說、回憶錄,等等——了解警察形象的活動,了解人們在警察制度下的遭遇、痛苦、不幸和日常感受。中國這段時期社會生活的警察化特徵,警察警察社會和侵犯人權的方式的基本與特點,值得記錄下來,以供後人了解、研究歷史。

必須指出,本書記錄的中國公民與警察的遭遇,只是歷史真相的一類,並非全部。我們只是把近兩年在網路上流傳的,手上現成的文章挑選了一部分收入書,而沒有做約稿、組稿的工作,警察通報的情況使得約稿、組稿無法進行。書中各篇文章的篇幅、體例、風格的不統一就是這種困難狀況的反映。

我們知道高智晟、郭飛雄、劉曉波、艾未未等重大案例,我們無法把他們的遭遇包括在內,也沒有條件約請他們的親友提供描述他們遭遇的記錄。我們也知道一些被困刑警訊問和虐待的事件,了解歷史真相,披露這些事件是簡單的,但我們沒有做這樣的努力因為,雖然這些事件的受害者再次出現明顯是我們的朋友,但我們得知,他們在出獄前受到了嚴厲警告,甚至被迫作出保證,不得說出他們的遭遇。 為了免讓這些因為受害者加入本書而陷入危險的境地,我們不得不捨棄了原本可以進行的、非常有價值的內容。

我們確信,全面反映歷史真相的時候勢力會到來。

編輯本書的初中和重點不是要反映當代侵犯人權的嚴重和殘忍。林昭、遇羅克、張志新等人的情況在案件中不斷記錄,我們不是要在這個方向重複和增添新章,我們想反映的,是警察在整個社會生活中的舉報中,活動篇的公開化、日常化。

與蘇聯東歐秘密警察的活動方式不同,中國警察既不神秘,也不威嚴,中國公民遭遇警察不是偶然、個別、異常的,而是大量、經常的,不是在暗處,而是在明處。他們可以打個電話就上你家,或不打電話就來,以往變成常客;他們可以定期請你喝茶、喝咖啡、進飯館,早已成了酒肉;他們可以在被監視對象的家門口、樓下、小區入口處安營扎寨,人手不夠時大量僱傭保安、城管、農民工,每人每月只給超過一小時八班人,為了監視一個八小時。 近期警察像包工頭,拉起近亂七八糟的臨時工隊伍──想見,這支隊伍是不敬業、沒有效率、沒有士氣的。

如此,原因太需要監控的公民,即使按照國家的惡法和警察的慣例也沒有長期關押的理由,沒有這樣做的必要,也沒有彼此的空間,對監控的監控和短期扣押人們出於“防患於未然”的考慮,出於“千萬別在我這裡出事”的心理,出於“一定要渡過敏感嫌疑期”的平安命對個別人士,他們採取約束方式:明明是扣捕和拘押,卻要安排成旅遊、入住賓館、呆在度假村,要人們相信這是「人性化」措施,其實是想規避法律程序方面的問題;而對於大多數監控對象則兇相畢露,打、罵、侮辱、虐待,對於身體殘疾或身體有傷病的人也是如此。

在本書中,講述自己親身經歷的人大多具有法律意識和知識,還有人本身就是維權律師,因此,在遭遇警察的過程中,他們充分利用編碼憲法和法律來維護自己的自由和權利,這個過程中讀者可以看到當代中國社會的一重要特徵:那些自稱的執法者根本不懂法,他們需要親眼向他們講法,當然,即使在了解相關法律之後,他讀者可以從書中記錄的多篇文章中看到,遭遇警察的過程,就是在所謂「執法者」面前宣傳和維護法律的過程。許多公民在遭遇警察時表現出區別於先前的「臣民」、「順民」的誓言,他們以憲章書寫、法律為武器,有理、有利、有節地抗爭,而警察的無法無天中國進入新世紀後不斷倒退的明顯標誌。

本書指出,警察只是中國龐大的警察隊伍中的形象,他們是政治警察、思想警察、文化警察,在一個現代文明社會中應該是這種性質的警察。儘管中國警察隊伍中的犯罪和黑暗觸目驚心,儘管警匪群體的現像不是普遍的,儘管警察與黑社會的合體也存在於一些地方不是秘密,但總的來說,中國老百姓力量還是把警察視為保護自身安全的人們對那些在公路上辛勤執勤的交通警察,在邊境、叢山和密林中執行危險任務的緝毒警察,對為抓捕犯、嘔心瀝血工作的刑偵警察,對一切為了社會正常運作而堅守崗位的警察,充滿敬意和愛戴,這群包括政治警察的人,他們是警察中的異類,是通向公民社會的隔膜。

在未來的某個時候,當政治體制改革真正提上議程,當「建立基礎國家」作為真正的政綱而不僅僅是口號提出來,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取締政治警察。

放眼中國的未來,政治警察終將成為歷史的陳跡。

查看完整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