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過產品資訊
1 / 1

中國之覺醒:文革後中國思想變革歷程1976-2002*

中國之覺醒:文革後中國思想變革歷程1976-2002*

陳彥著,熊培雲譯

田園書屋

庫存不足:剩餘 4 件

定價 $9.00
定價 售價 $9.00
特價 售罄
結帳時計算運費

陳彥博士的這本《中國之覺醒》,評述了文革後中國思想變革之歷程,從1976年一直寫到2002年。 2006年8月由香港的田園書屋出版。

毫無疑問,這二十五年來發生在中國的思想變革,其意義可與五四運動相媲美,但又遠比五四運動更複雜。正像法國學家漢汪德邁在序言裡所說,寫這樣一本書「是個挑戰」。誠如汪德邁所言:要搞清楚這二十五年來難以數計的各種中文材料,正式的或公開的或地下印刷的、中國國內的或海外的,必須是一個中國人能夠做到;然而中國人又難以在現實光譜與參與歷史面前保持必要的距離。沒有任何人可以像陳彥一樣能夠如此清晰地符合上述雙重條件。國人,又飽受西方文化薰陶。陳彥曾在武漢大學受過歷史學的訓練,爾後又留學法國,1987年在巴黎索邦大學獲得醫療,同時又在法國國際電台工作多年,始終對中國問題密切關注並在海外各類重要刊物上發表文章。用餘英時先生的話就是的,本書是“內在參與”與“外在觀察”合而為一的結晶,用中國傳統的觀念說,涉及“得其環中”,另外又“超以像外”。本書原是法文寫成,出版後頗受歐洲法國和文本界學術重視。如今出現中,想必也會引起中文讀者的好評與遺憾。

陳彥是我的老朋友,讀朋友老朋友的書是值得的。陳彥這本書寫的是過去二十五年來中國的思想演變,而我自己也得算上感染思想演變的一個全程參與者和觀察者,向老師講述了重大事件、重要思想及其主要人物作者講到四五運動、真理標準大討論、民主牆運動,講到這場爭論和文化熱的興起,講到九十年代以來的民族主義、社會主義和新儒家,講到自由主義與新左派筆者以六四界限為,把這二十五年束縛了兩個時期,前一段是後毛澤東時期,後一段是後天安門時期。由於作者所的這一思想轉變尚未結束,若干爭論仍在繼續進行描述,我們和保衛思想轉變也離得如此近,因此, ,人們在讀此書時,免不了會見仁見智;但平心而論,陳彥此二十多萬字的論著,其分明之完整,條理之,成就之準確,彥此二十多萬字的論著,其分明之完整,條理之,成就之準確,立論的肯,都為數不多的論。只要你對各方面思想持謹慎態度,你都可以算得上良多。

作者指出,一切改革觀念都必有作為的指引與支持。二十多年來,中國的政治、經濟等方面的變化吸引了全世界的關注,那麼,中國近年來思想觀念的轉變也應該受到重視。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更了解今日中國社會,並預測未來的走勢和變局。

在書的結尾,作者自己提出了一系列意見,很精闢,具有啟發性。例如談到對中國社會的性質,作者指出,今日中國的共產主義政權,已經失去了意識形態和對經濟的壟斷,從最堅固的極權主義走向了後極權時代。今天的共產主義政權仍然具有某些極權特徵,但逐漸向普通的獨裁開始。它的徒有過去的衣裝,內在自我已被淘空。從這一點來看,1989年以後的中國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一個東歐共產國家和蘇聯都沒有經歷過這個階段,這個階段就是一個有意識的極權主義階段。這個階段的特徵是,中共領導人本人對共產主義極權主義的命運已有敏銳的覺察。他們既不再相信共產主義是人類的未來、無產階級江山千秋,也不相信這種制度可以透過自我改革而賦予「人性的正面」或具有真正的民主但同時又保持共產黨的領導地位。八九民運的爆發,柏林圍牆的倒希特勒,蘇聯的解體,不僅粉碎了共產主義政權的合法性,也使透過改革可以「完善」共產主義體制的幻想灰飛煙滅。自此,牢牢控制政權已成為共產黨的一切重大政治決策的先決條件,而犬儒主義則成為這個時代的流行病。

作者的這項分析與論點相當深刻。從長期看,中共專制政權的衰落是客觀的,這一點連共產黨自己也不懷疑;但在短期之內卻仍然可能繼續維持下去。這種依照「經濟放鬆,政治加緊」(餘英時語)的既定方針,中國很可能成為一個擁有強的方針大經濟實力的專制霸權。它必將對人類的自由民主造成巨大的威脅。畢竟,中國是個大國,中國不是古巴,不是北韓。中國的問題不僅是中國的問題,也是世界的問題。就這點而言,陳彥先生的這本著作,其意義已經超越了愚蠢的思想史領域。

──《觀察》起始2007.1,胡平

查看完整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