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唯一必然的,就是死亡。
我們選擇如何死去,同時展現了我們想如何活著…
思索死亡,更珍惜珍惜。
我們選擇如何死去,同時展現了我們想如何活著…
思索死亡,更珍惜珍惜。
─ 陳曉蕾,本書總序
獨立記者陳曉蕾繼《死在香港》之後的深入報道,仍圍繞香港的善終問題層層深入,而每次她都引起社會大眾的關注。
直視香港人最深的恐懼:當生命在倒數時,誰來照顧?
《怎照顧? 》檢視香港現時的醫療和護理服務,老病死無法避免,但得到的治療和護理,是和剩餘的社會有關的。香港的醫院、院舍、寧養院、社區是否提供了什麼樣的支持?香港病人可否待在家中,甚至在家離世?而社區的醫療、社福機構正在建造一張怎樣的安全網?能否讓香港人放心老去,平安好走?
以下摘自繼續報道網站:
《香港好走怎能照顧? 》、《香港好走》 《有選擇? 》、《平安紙訪談三年,超過三萬字的調查報道,探討香港人晚期醫療和照護問題。 《怎護理? 》訪談超過十間醫院,貫穿大量照護、社工、照護員、病人和醫護人員訪談,檢視目前的臨終照護則離開家庭,尤其留在家中甚至居家世的空間。 《有選擇? 》從病人出發權,拆解香港框框的醫療系統。
在香港人口老化方面,醫療政策正在轉變之際,公眾了解人生最後一程的醫護需要,不僅讓自己和親友減少遺憾,同樣重要的是能夠討論參與改變政策的進程,監察未來政策發展和資源分配。
穿越疾病與死亡,了解香港如何看待生命,合力使最後的一段路程,好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