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郎
新郎
哈金(Ha Jin)
時代出版
無庫存
無法載入取貨服務供應情況
亞裔美國文學獎;哈金在中國的禁書之一。
完整收錄被消失的兩篇傑作:〈破壞分子〉和〈荒唐玩笑〉。
《新郎》中文版二十週年紀念新版,特別收錄作者新版序、顏擇雅專文導讀。
【得獎紀錄】
本書榮獲亞裔美國文學獎、湯森文學獎。
【導讀及推薦】
顏擇雅/專文導讀:
」
楊照、駱以軍、單德興、李有成、閻連科-回憶推薦
「哈金的偉大之處在於,他在寫作中從不停止用文字擁抱文學的人道和情懷,那怕是這些短篇小說,每一篇也都足緊地註墨於人在靈魂場上的糾纏和掙扎。」——閻連科
【內容說明】
本書是哈金以《等待》昏倒美國國家圖書獎後,再以虛構的木基市為背景,以十二篇簡單卻令人震驚的短篇小說,架構、拼貼出中國從文革融入改革開放後,萬物適用於人物的生活實錄。舊社會的思想根深蒂固,突然轉向金錢至上的愚昧作風,哈金悟捕捉中國人在當時這種轉變中的迷惘與焦慮。政策走向開放,但人們的集體思想仍存在種種禁忌。特別是文革狀態認定「性」已陷入作風,因此性的審查,變成了認知及思想審查的工作重點,比如《破》一里男性集體對婦女的意淫,被迴避的性表現成了對性的規訓。
所以《新郎》非但不是寫男性的意氣風發,而是描繪男性雄風在這種世俗的練習與規訓下的扭曲與倒錯。書裡的男性人物出現虛有其表的武松、失憶的丈夫、出現了大哭生孩子的暴發戶、大災後被政府普遍配搭孩子重組家庭的一家之主等等。政治思想上的審查表現在對性的審查上,作為被緊張的性慾轉變相的宣洩管道;而因性緊張而迷茫不安的男性,形成了社會不安定的隱憂。
全書包含<破壞分子>、<活著就好>、<幼稚園裡>、<武松難尋>、<破>、<新郎>、<暴發戶的故事>、<唐舊情>、<荒誕>、<幸福公函>、<紐約來的女人>、<牛仔炸雞進城來〉共十二篇精城玩笑彩故事,寫盡舊中國封建社會的僵化,與共產主義面對新社會的思想文化衝擊,幽默詼諧中,講述道出人生的悲喜與無奈,其中多篇小說亦曾榮登1997、1999及2000年美國年度最佳短篇小說之林。
被販賣的<破壞分子>與<荒唐玩笑>各別描述了市井小民無意間得罪國家威權遭囚問禁訊;如果一個人沒有犯錯,小說卻被問罪? 這兩者至今在簡體版付之闕如,尤其上面是最密為何被收入短篇傑作選的集子,普遍小說被視為哈金短篇小說的代表作。恰好突顯了中國對於性與政治的不完全與不確定性的焦慮。卡夫卡有人變成了蟲子的荒誕,哈金筆下的這些人物有中國因為極權其思想審查制度生出的荒誕。哈金認為雖然這些故事基調是悲劇性的,但它們帶有更多的喜劇成分。
「審查會創造出一種不涉及時代核心意識的文學,造成『藝術的缺席』。」——哈金
【作者簡介】
哈金
本名金雪飛,1956年出生於中國遼寧省。曾在中國人民解放軍中捕獲五年。在校主攻英美文學,1982年畢業黑龍江大學英語系,1984年獲山東大學英美文學碩士學位。 1985年,赴美留學,並於1992年獲布蘭戴斯大學(Brandeis University)博士學位。 2014年獲選美國藝術與文學學院四年級院士。曾在美國大學任教。
著有三本詩集:《沉默之間》(Between Silence)、《面對黑暗》(Facing Shadows)和《殘骸》(Wreckage)。論文集《在他鄉寫作》(The Writer as Migrant)。 2011年開始在台灣陸續出版中文詩集包括《錯過的時光》、《另一個空間》、《路上的家》。
另外有四本短篇小說集:《光天化日》、《新郎》、《好兵》,和《落地》。
八本小說:《蓄水池》、《等待》、《戰廢品》、《瘋狂》、《自由生活》、《南京安魂曲》、《矛盾指南》、《折騰到底》。
短篇小說集《好兵》獲得1997年「美國筆會/海明威獎」。
《新郎》一書獲得兩項獎項:亞裔美國文學獎,及湯森文學獎(The TownsendPrice)。
長篇小說《等待》獲得了1999年美國「國家圖書獎」和2000年「美國筆會/福克納小說獎」,為闌珊同時獲得這兩項美國文學獎的中國作家。並入圍了普立茲文學獎。該書篇已譯成三十多國語言出版。
《戰廢品》則躋身2004年《紐約時報》十大好書、「美國筆會/福克納小說獎」,入圍2005年普立茲獎。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