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過產品資訊
1 / 2

馬克思:從共和主義到共產主義(簽名本)*

馬克思:從共和主義到共產主義(簽名本)*

陳宜中

聯經

庫存不足:剩餘 3 件

定價 $50.00
定價 售價 $50.00
特價 售罄
結帳時計算運費

馬克思‧馬克思

論分析必然影響世界革命政治思想發展的脈絡

「在作者耶穌之外,馬克思是 20 世紀最恐怖的被引用的,沒有之一。」

1818年,一個新的生命誕生於萊茵蘭的古城特里爾。這位最初立志成為詩人的男子,就是20世紀一股巨大的革命力量、影響力的思想家之一──卡爾.馬克思。

研究偉大思想家的重磅之作

費時數年,學者陳宜中個人著作,結合政治理論與思想史研究,緊扣動盪時代背景、思潮洪流,更完整地解析馬克思的政治思想,剖析其重要概念起源、演變,攀梳塑造這一偉大思想家思想的重大襲擊。

馬克思如何成為馬克思

從馬克思主義辯論露頭角開始寫起,書中詳細闡述了青年黑格爾為何是思想的重要依托,論與時代思潮與思想家,如:青年黑格爾派、自由主義、共和主義、社會主義、共產主義;如鮑威爾、費爾巴哈、恩格斯等人錯綜複雜論纏繞的思維碰撞、對接,並產生馬克思主義與鮑威爾重要的無產階級、恩格斯等人錯綜複雜主義所產生的思維碰撞、對接,並產生如何馬克思主義在1843年?他如何在1844年轉向共產╱社會主義,又為何於1848年德國革命時力主締建民主共和國?革命失敗後,他轉如何投入政治經濟學批判、積極介入國際工人協會運作?從1867年出版的《資本論》卷第一卷,繼馬克思晚期的革命思想變化,及馬克思與「馬克思主義」的關係,本書提出了一套別開生面的整合性分析。

20世紀之最

說是20世紀最廣泛傳播的思想家,馬克思當之無愧。他的思想在德國社會民黨、蘇共、中共等政治力量的強大宇宙下,或產生不同的涵義,或扭曲變形,甚至被稱為「馬克思主義」推上教主或門神的高位,但在實踐探索中,會發現這些高度政治化的刻板印像多是「後真相」或「另一類事實」。本書試圖撥開籠罩馬克思主義的迷霧,還是其本來面目,並探詢其在多世代關注中為何影響力與魅力始終不墜。

▍書籍特色

★看劇變中的大時代、狂暴的歐洲政治思潮,如何影響、催生、培育出馬克思。

★清楚論析《資本論》關鍵概念、無產階級革命的源頭。

★了解大思想家的思想起源、變遷脈絡。

後悔推薦

馬克思的傳記何其多,但不值一嘩者也其多。 《馬克思:從共和主義到共產主義磨》是陳宜中教授十年何一劍之作,必將技震四座,為往者總結、為來者定調。本書在歷史與理論之間遊走,汲取考古學文本的細密工夫,亦有將脈絡化的宏偉弘揚視野。洋洋充實萬言,讓一個活生生的馬克思形象躍然紙上:既反資本專制,也反官僚專制。人類解放的文本出路,既超越依賴的專業,也超越國黨官僚的蠻橫。

-萬櫓澤|國立中山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兼主任

展讀此書,不禁起我們那一輩在1980年代解嚴對稱,尋找覓食馬克思主義中英文讀物,開讀書會徹夜研讀素樸理想主義的初心。本書是一部現代回憶思想巨擘的理念形成史,也是一部社會主義思想史。其動機依自序還原,是為了馬克思觀念之真面,以突出日後被蘇共(列寧、史達林)和中共(毛澤東)因此,本書也是解毒之作。我個人非常佩服宜中的知識考古功夫,他掌握了馬克思主義思想的每一個轉折點,處處表現細緻而深刻的獨到理解。相信假以時日,當《馬克思:從共和主義到共產主義》被更多專家閱讀評論,之後將成為華語世界研究馬克思的經典著作。

──吳介民|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

馬克思寫下《共產黨宣言》時,卻是一個30歲左右形成的「小毛孩」。在他影響世界之前,他的政治觀念如何?這是一個何等艱難卻又值得反复追問的話題,作者知難而上的勇氣令人感佩。讀了這篇稿子,我印象最深的地方有二:一是宜中的公正之心──在對馬克思同性的理解,不文過,不飾非;二是他的命運在文本與流變歷史之間綿密穿插的能力。由此我們得以重見馬克思的政治思想旅程。至於馬克思不斷被誤解的歷史,究竟是政治家的契機,抑或其思想邏輯的必然,只能由讀者們去思考思考了。

──劉瑜|清華大學政治系副教授

馬克思主義最吸引人的地方不是其綜整人類歷史的科學性,而是批判現實的價值性。本書藉以攀梳馬克思思想的發展史,把其價值性的核心祭祀出來,那就是反專制、反意識形態。年輕的馬克思用共和來主義反對政治的專制與民主,成熟的馬克思用共產主義來反然而這種反專制的核心,卻及後來以馬克思之名建立的共產黨專政體製完全對立。本書執著簡禦繁,用細緻嚴謹的敘述講述了馬克思政治思想的發展,一氣呵成,又直指馬克思核心價值與以他為名的黨國體系之間的悖論,令人節擊嘆賞。

──吳玉山|中央研究院院士

馬克思實踐對歷史的態度,在現代論著作中充分體現了他對社會的反省。他的思想也體現了觀念徹底改變歷史的力量。陳宜中教授是中國世界馬克思主義研究的權威,他的鉅作精闢地分析了馬克思的思想與生平,是政治思想研究的重要著作!

──王泛森|中央研究院院士

宋人陸有詩說,「死後非誰管得,滿村聞蔡中郎」,似乎馬克思的現代命運亦然。雖然後世以他命名的「主義」何以遍及流行,但眾說紛擾,百多年裡,他的思想化身千,或許已離他本意什遠。陳宜萬中這本書試圖把凱撒的歸凱撒,把上帝的歸上帝,剝離但附會和探直遊本源,又是等艱難的工作!

──葛兆光|復旦大學教授

查看完整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