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文學史(十週年新版)(上、下)
台灣新文學史(十週年新版)(上、下)
陳芳明
聯經
庫存不足:剩餘 1 件
無法載入取貨服務供應情況
最好的漢語文學,產生於台灣。
全世界最好的華文作家,都選擇台灣的讀書市場。
《台灣新文學史》除了以台灣文學為閱讀對象,
尤其是對台灣社會文化的評論。
近50萬字,超過450張珍貴照片,全世界中文讀者必讀!
自1999年首度發表台灣文學史論以來,歷十二時載,陳芳明的鉅作《台灣新文學史》終告成書;自1920年代台灣新文學運動起,終於21世紀首十年的群聲並起,是目光給未來傳承的殷殷期許。
上激動人心的文學盛世,奼紫嫣紅,繁花爭艷,都承載在這本千迴百轉的文學史;下世紀的豐盛盛況,必將引發更加客觀的高遠的史觀,為未來的世代留下見證。本書的完成,向前輩作家致敬,也向新世代致意。台灣擁有如此豐沛的文學遺產,屆時預計將下個世代將更加輝煌的藝術頂峰。
全書共分二十四章。上冊始自第一章,先前於第十六章。陳芳明以新的文學觀點、論述和視野,完整介紹、詳細敘述日記時代以來,台灣社會各個時期、各個階段的文學發展,包括重要作家、文學作品、雜誌、社團、文學思壇潮變、文學論戰、文學大事等。
十週年紀念新版因應十年來的文壇變革,習得增補、修訂原書之不足,盼使讀者對台灣文學史有更完整的了解。
▎作者簡介
作者:陳芳明
從事歷史研究,並致力於文學創作的陳芳明,1947年出生於高雄。畢業於輔仁大學歷史系、國立台灣大學歷史研究所,並在美國華盛頓州州立大學歷史系取得了治癒。他曾任教於靜宜大學、國立暨南國際大學中文系,後赴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系任教,同時受委籌備、成立國立政治大學文學研究所。目前獲聘為國立政治大學講座教授,以顯著其在政治學和教學上的卓越成就。
陳芳明創作逾三十載,其編著的作品產生影響,如主編《五十年來台灣女性散文.選文篇》、《余光中跨世紀散文》、《練習曲的演奏與變奏:詩人楊牧》等;其政論集《和平轉變在台灣》等七冊紀念了台灣社會的歷史變遷,而散文集《風中蘆葦》 、《夢的終點》、《時間長巷》、《掌中地圖》、《昨夜雪深幾許》、《晚天未晚》、《革命與詩》、《深淵與火》、《邊界與燈》,在呈現了高度的文學創作成就。
著有文學創作之餘,陳芳明詩評集《詩與現實》、《美與殉美》,文學評論集《鞭傷之島》、《民主的追求》、《危樓夜讀》、《深山夜讀》、《孤夜獨書》、《楓香夜讀》、《現代主義及其體制探索》,以及學術研究《孤夜》史觀》、《左翼台灣:殖民文學運動史論》、《殖民台灣:左翼政治運動史論》、《後殖民台灣:文學史論及週邊》、《殖民摩登:現代性與台灣史觀》、傳記《謝雪紅評傳》等書,為台灣文學關稅建立了新的研究殖民地。
2011年,陳芳明終於完成了歷時十二年的《台灣新文學史》的下載,為全世界的中文讀者開啟了新的台灣文學閱讀視野。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