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暹羅到泰國:失落的土地與被操弄的歷史
從暹羅到泰國:失落的土地與被操弄的歷史
夏恩史崔特
聯經
庫存不足:剩餘 2 件
無法載入取貨服務供應情況
「吳哥窟是泰國的!」2003 年,泰國女藝人對如此備受爭議。泰國人方面,他們的土地遭到掠奪,視之為國殤;然而真相到底如何?到底泰國是未慘姦的獨立英雄,還是失土受侮的犧牲者?當歷史成為操控民心的工具、軍事擴張的理由、種族文主義及宗教迫害的藉口……夏恩·史崔特(Shane)書中討論一段鮮為人知的、想像中的“大泰國”歷史,說明泰國目前何以與鄰國緊張、何以對西方勢力如此仇恨,以及它不肯境內承認少數族裔的原因。還是失去了土地,被視為國恥? 在理解泰國近年複雜的政局情勢之前,必須先認識兩種不同的歷史論點! 泰國一直深信他們的國家曾經淪為殖民地;泰國史學者更是為國家光榮的獨立史感到驕傲不已。但除此之外,泰國政治領袖與媒體人,始終痛斥西方殖民主義,稱帝國主義侵犯了泰國領土,把西方視為威脅,將泰國繪畫成犧牲者。何以有兩種造的極端說法? 《從暹羅到泰國》探討這一難題,檢驗這兩個重要又對立的史學論點:一是千禧年來不曾間斷、頌揚獨立的「王室-國族論」;一是史崔特所謂的「國恥論」,把泰國描繪成西方帝國主義霸凌下的受害者,認定西方國家表面上大談支持與困境合作,而陷入困境的英雄們。 史崔特深入分析,泰國政界人士如何運用國恥論,支持他們的種族沙文主義與軍事拓展,並鼓吹一種反西方的國家主義形式。他揭露泰國如何以國恥論為意識型態基礎,建立民族統一策略、發動反革命運動;泰國政界人士如何運用這種史觀泰國價值觀,提升意識形態角色,把軍隊說成民族救主。 「操縱記憶史」如何做到,史崔特提供全面、精治的分析,並深度呈現從暹羅到泰國的完整史觀。 悲情推薦 位家專文導讀推薦 王健安(「轉角國際」、「說書」專欄作家) 林育生(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助研究員)許純鎰(「轉角國際」專欄作家、泰國朱拉隆功大學泰國研究中心研究生)黃宗鼎(獨立評論@天下「東南亞風輕史館」專欄作家、財團法人國防安全研究院助理研究員)國際媒體專家學者一致肯定這本書突出了泰國國家認同與自我認知的揮之不去的座椅:泰國英雄,也是受害者。史崔特說明這種創傷史觀如何在泰國歷史關鍵時刻復甦,並提出令人信服的歷史細節,強有力地佐證了他的說法。 -塔瑪拉‧魯斯(塔瑪拉‧洛斯),康奈爾大學歷史系教授 很少法國人知道他們曾經讓泰國國家主義者痛恨不已。 1941年1月,隨著法蘭西帝國在印度支那解體,泰國人以再征服者姿態自居,收回1893年法國─暹羅戰爭的失土,但沒能重新取回老撾與柬埔寨。歷史學者史史崔特極為精闢地分析了泰國當局如何運用這種國恥意識。 ──沙維爾‧蒙賽亞(Xavier Monthéard),《世界報》(Le) 《世界世界報》(Monde))ARD評論員 大概鮮為人知的、想像中的「大泰國」歷史,能說明曼谷目前何以與鄰國關係緊張、何以對西方壓力如此仇視,以及何以不肯承認境內少數族裔的原因。 ──安德魯‧納森(),《外交事務雜誌》(外交)這本書的作者在泰國、法國與美國收集了大量原始資料,將研究工作做得很好,考證資料也很豐富。它對史學辯論的眾多中心議題、對時下的修正史觀有助益。 ──索倫‧伊瓦森(Søren Ivarsson),《太平洋事務》(太平洋事務) 史崔特準確說明了泰國總理如何以推論方式運用國恥論遂行特定目標……我認為這本書在知識上很有作用啟示。 ──巴汶‧查察法彭恭(Pavin Chachavalpongpun),《東南亞研究》(東南亞研究) 史崔特以大量的論據,說明泰國領導人如何不斷利用西方國家造成的歷史性犧牲,爭取民眾支持。這本書之所以具備影響力,另一個原因是他引用了許多原始研究,包括泰國政府文件等。雖然說這本書的訴求對像是泰國史學者,史崔特淺顯易讀的寫作方式也成為任何讀者的優秀讀物……這本書以非常高明的手法,揭露泰國政客如何繼續利用反西方的國家主義,相當值得一讀。 ──《亞洲事務評論》(亞洲)事務審查) 泰國如何利用國恥進行政治榨取,國恥成為一種支持它進行族裔沙文主義與軍事拓展的政治工具,一直是重要的戰場。本書討論研討會,很有知識啟發性,同時也淺顯易讀。 ──《東南亞研究》這本書對史學者與政治學者特別有幫助,可以整合整合泰國目前政治亂象的分析,非常讓受用。 ──《CHOICE雜誌》這本書對二十世紀泰國史,特別是泰國在東南亞期間扮演的角色,提供了發人深省的新省思。 ──《逗留:東南亞社會東南亞雜誌》(Sojourn: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inSoutheast Asia)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