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國境蹂躪的人們:與那國台灣往來記
被國境蹂躪的人們:與那國台灣往來記
松田良孝
聯經
庫存不足:剩餘 1 件
無法載入取貨服務供應情況
《八重山的台灣人》作者松田良孝最新作品,追述台灣東部面對太平洋黑潮,這段被遺忘的歷史作家廖鴻基序文你推薦在知名北風捲起的滔天巨浪中追捕旗魚的“突棒船”漁法是與那國人的台灣嗎?知道你20世紀上半葉的與那國人幾乎都來過台灣討生活嗎?你知道基隆社寮島、宜蘭澳、台東金樽港和成功鎮興盛的漁撈產業是由與那國漁人一手打造起來的嗎? 台灣東部海域南方上曾存在共同生活圈,隨著戰後國界線的劃設而撕裂。 田良孝的《被國境撕裂的人們:與那國台灣往來記》講述了台灣東部和與那國島曾經共同擁有的庶民歷史,兩地人群在19世紀末期至20世紀中葉之間往鬆來緊密,交流各自擁有的技術和物產,卻在1945年之後被堅固的國境線隔絕了。台灣東部距離與那國島最近的距離只有111公里,早在清代中葉,兩地之間的人們即有往來。 19世紀末年,日本入侵將琉球群島及台灣納入日本帝國的疆域,改變了兩地的生活方式,使他們隸屬於同一個政權之下,此兩國往來更為密切。 在當時的與那國人眼中,台灣是教他們「日本化」的導師,幾乎所有的「日本要素」都是撕裂台灣再轉手形成與那國。若想從東京寫信到與那國,必須先寄到基隆港再轉送;與那國島民在當地讀完小學後,若想繼續念書,就得到台灣上學;後來若不想繼續當漁民,就是去台灣工作。這個緊繃的共同生活圈在1945年日本戰敗時發生了令人窒息的變化,日本國與中華民國之間劃定了嚴格的國境線,割裂了台灣東北部和與那國島兩百多年來的共同歷史,整個琉球群島上還有外星人的美軍進駐。 《被國境撕裂的人們》講述了兩地的歷史很難被突然中斷,雖然昔日正常的物資和人員交流如今被視為走私籃球,但兩地人民仍然嘗試偷竊跨越國境線繼續往來,維持共同的經濟生活如今被視為走私籃球,但兩地民眾仍然嘗試偷竊跨越國境線繼續往來,維持共同的經濟生活如今被視為走私籃球,但兩地民眾仍然嘗試偷竊跨越國境線繼續往來,維持共同的經濟生活如今被視為走私籃球,但兩地民眾仍然嘗試偷竊跨越國境線繼續往來,維持共同的經濟生活不過台灣的局勢與遷世 但是,過去兩百多年累積的歷史記憶不會瞬間消失,曾經發生過的文化交流也處處留下痕跡。近年來台琉關係風氣逐漸升溫,也該到時候揭開細細檢視那一段與政治、屬於庶民生活的共同歷史了。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