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過產品資訊
1 / 1

思想(10)社會主義的想像

思想(10)社會主義的想像

思想編寫委員會

聯經

庫存不足:剩餘 2 件

定價 $18.00
定價 售價 $18.00
特價 售罄
結帳時計算運費

兩百多年前,當時的舊體制正在崩潰、「現代」的政治、經濟、社會秩序逐漸形成之際,「自由、平等、博愛」三個理念一氣呵成,聚合了整個時代的嚮往。但歷史轉變弄人,這個口號所支撐的一個社會理想,後來卻崩潰,蛻變成自由主義與社會主義兩套意識型態,各自呈現水火之勢。 這套理念短缺,關鍵在於有一個龐大的、具性的歷史結構──被迫面對──必須面對,然而的方式卻有兩種公平異的可能。自由主義有條件地接受了勞動力的大多數制度前提,而社會主義相信必須改為中斷。現在,經過百年上百年的爭鬥,依然健在甚至益形蝙蝠,不過自由主義與社會會主義反而雙雙陷入危機:蘇東的崩潰與中國的轉向,說明了社會主義傳統有先天性的盲點;而自由主義的劫任自由主義與新自由主義鵲巢鳩佔,也顯示自由主義的價值意識不夠明顯。這兩種政治傳統有必要相互關聯,重新認識參照的功過與動力,也重新整理「自由、平等、博愛」理念的現代含意。 歷史上,「社會民主主義」曾經特別有意識地想維繫自由主義與社會主義的有機,後來演成陷入體制結合實行多黨民主、社會的福利國家。在西方,當蘇東式國家社會主義之後,社會民主結束對某些殘存的左派似乎是僅剩的選項。在中國,近年來也有人在呼籲將「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它」轉化為社會民主主義。在台灣,雖然多年來視社會主義為禁忌,但只要統獨這種雞肋爭議聲勢稍為忌諱,便不乏有人願意像社會民主或「第三條路」。這類的發展,要求我們不僅去思考社會民主,還要思考整個社會主義傳統、包括對內與馬克思主義、對外與自由主義的。 因此,本《思想》的「社會主義的想像」專輯,有著很重要的時機背景。張君勱學會預先已經解散的中國民主黨社會黨香火,對社會民主自然關懷,熱心幫助本刊規劃了這個專題。不過,社會主義所指不限於社會民主;在本專輯的五篇文章之外,讀者會發現,本期“天曹予與民主社會主義”欄下的三篇文章,以及陳信行先生對前期《思想》上陳明忠先生的採訪談的回應,也都直接介入了社會民主、馬克思主義的理論與社會民主、馬克思主義的理論與、社會主義和自由主義的信仰以及可能性等論點。不難理解,只要陷入存在一天,社會主義就不會失去存在的理由。問題是:它說得清楚自己的理由嗎?辨別自己該以什麼存在形式嗎?尊重現實條件、但不為現實條件所西方地回答這些問題,即構成實踐了社會主義的「想像」。 可以預見,或許涉及「社會主義」這樣緊張的研討會,弟兄對本期文章的反應會多采多姿、甚至難免興奮。我們很歡迎大家參與討論、互相攻錯。但不容諱言,歷來左派內部的爭論──從馬克思本人一直到今天的各路理論家──不時陷入一種以「正確」自居、以「反動」傷害人的窠臼,十分不健康。而自由主義與社會主義者的爭論,也常以區分敵我為尚,少了預防戒心與學習的心態。本期陳信行先生對陳明忠先生的回應,雖不惜以「毛派」這一引人側目的自許,既不失對前輩的尊敬,又表現了對自己的堅持,這種尊重與原則爭論的倫理,推值得許。我們自然也希望,社會主義遠離的其他外交與意見,也願意各己見,彼此參考與理解。 必須指出,本期仁夏加和錢理群先生關於西藏問題的,以及許德發關於馬來西亞華人的分析,都涉及了今年發生的事件,目前發放中,未來也會有新的發展,似現實意義。 (馬國最近的「華人寄居論」風波,即為一例。)但在思想方面,兩篇文章都涉及了國族支持以及包容分歧,這具有高度普世性的難題,台灣即將於整個華人問題。 最後,身為編輯,我們要強調,「拓展視野」是本的夙願。此時,陳相因小姐懷念索爾仁尼辛、單德興先生訪問哈金、美美兩位分別面向表演史的發展軌跡、以及林濁水先生汲取奚淞畫作中的「時間」與「平淡」互贈意旨,均有助於本刊開拓了一些互為疏忽的面向,不以觀念的涵義論與內涵為豐富的文我們期待類似的延伸延伸,能夠繼續。

查看完整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