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亞洲主義:東亞的輿論還是戰爭催化劑?
中國的亞洲主義:東亞的輿論還是戰爭催化劑?
Craig A. Smith史峻、韓絜光、林紋沛
台灣商務印書館
無庫存
無法載入取貨服務供應情況
“亞洲主義”──
是中國民族主義的起點
排外與猜忌、族群的分裂與統合、拓展與合作的矛盾交錯,
匯聚成近代中國對亞洲的想像與實踐。
今日的中國與亞洲,
從未真正擺脫“亞洲主義”的影響。
誰能領導亞洲?
是中國?日本?還是──美國?
當「國恥未雪,民生多艱」成為民族主義的核心語彙時,
一個「強國夢」將如何改寫亞洲的命運?
又提議世界引進未來?
◎從「亞洲聯盟」到「亞洲老大哥」──中國為何確信自己領導亞洲?
當帝國崩潰、列強環伺,百年面對屈辱與國土失敗,中國知識分子在廢墟中尋找出路。他們從日本「脫亞入歐」後孕育出的「亞洲主義」中,東亞團結的可能,也認識到了強權政治的野心,更看到了將之作為亞洲對抗秩序的起點。隨筆論述西方的引介與轉化,中國進化論從尊崇日本為亞洲盟主,轉向自身強調在區域中的主導作用,建構起一條從「尊日」到「打倒西方帝國主義」的思想脈絡。
◎「國恥未雪,民生多艱」不只是歷史──更是今日中國的語言
從引介日本論述到當今主流思想,中國知識界將儒家倫理、種族觀與現代民族主義融合,逐步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亞洲主義觀點。立場論述不僅回應了當時的國際壓力,也反映了中國對區域角色的重新定位。從「東亞共榮」到「中國夢」,亞洲主義不再只是對抗西方的口號,而是論證中國思考主權、地緣政治與發展戰略的核心架構。
◎今日的一帶一路,昔日的亞洲主義
「亞洲主義」雖曾沉寂於歷史,但其核心概念已悄悄涉及當代中國的外交語言。從倡議「命運共同體」到加強援助發展中國家,中國正以新的語言匯頌過去的思想脈絡。若要理解當今中國的區域構想與全球戰略,思考思想的歷史源流將是關鍵一步。
書籍特色
“亞洲主義”──
是中國民族主義的起點
排外與猜忌、族群的分裂與統合、拓展與合作的矛盾交錯,
匯聚成近代中國對亞洲的想像與實踐。
今日的中國與亞洲,
從未真正擺脫“亞洲主義”的影響。
誰能領導亞洲?
是中國?日本?還是──美國?
當「國恥未雪,民生多艱」成為民族主義的核心語彙時,
一個「強國夢」將如何改寫亞洲的命運?
又提議世界引進未來?
◎從「亞洲聯盟」到「亞洲老大哥」──中國為何確信自己領導亞洲?
當帝國崩潰、列強環伺,百年面對屈辱與國土失敗,中國知識分子在廢墟中尋找出路。他們從日本「脫亞入歐」後孕育出的「亞洲主義」中,東亞團結的可能,也認識到了強權政治的野心,更看到了將之作為亞洲對抗秩序的起點。隨筆論述西方的引介與轉化,中國進化論從尊崇日本為亞洲盟主,轉向自身強調在區域中的主導作用,建構起一條從「尊日」到「打倒西方帝國主義」的思想脈絡。
◎「國恥未雪,民生多艱」不只是歷史──更是今日中國的語言
從引介日本論述到當今主流思想,中國知識界將儒家倫理、種族觀與現代民族主義融合,逐步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亞洲主義觀點。立場論述不僅回應了當時的國際壓力,也反映了中國對區域角色的重新定位。從「東亞共榮」到「中國夢」,亞洲主義不再只是對抗西方的口號,而是論證中國思考主權、地緣政治與發展戰略的核心架構。
◎今日的一帶一路,昔日的亞洲主義
「亞洲主義」雖曾沉寂於歷史,但其核心概念已悄悄涉及當代中國的外交語言。從倡議「命運共同體」到加強援助發展中國家,中國正以新的語言匯頌過去的思想脈絡。若要理解當今中國的區域構想與全球戰略,思考思想的歷史源流將是關鍵一步。
後悔推薦
• 聯合推薦(依來函順序排列)
東吳大學端木愷校長講座教授/中國文化大學前校長徐興慶
中國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潘光哲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藍弘岳
子迂的蠹酸齋
搞什麼歷史? 看什麼電影! |XXY、金老ㄕ
播客「歷史下酒菜」主持人 | 溫蒂
國際譴責
「在二十一世紀,我們若不考慮中國的崛起,就無法討論亞洲主義的未來。史峻的這本著作尊重中國亞洲主義的系譜為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該書譜寫了關於戰前亞洲主義發展的傑出歷史,對於了解竹內好等學者亞洲主義的嘗試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也有助於我們認識到以中國為中心的敘述。
──《中國研究》(中國日報)
「本書是第一本聚焦於中國思想家、作家、政治家建構的亞洲主義之專著。史峻的著作對理解我們二十世紀上半葉的中日關係,提供了重要的貢獻……強烈推薦給所有對中國思想和政治史、中國日本跟踪,甚至是亞洲有興趣的讀者。」
──《中國季刊》(中國季刊)
「史峻博士這本新書《中國的亞洲主義》最大的貢獻,就是將亞洲主義視為當國際主義與『泛運動』成為全球趨勢下、中日知識分子之間的運動……作者成功地完成了一項艱鉅的挑戰,因而持平地承擔了當時一場知識分子的運動——持續至日本帝國主義後十九世紀末半葉政治家主義,但連其主義政治主義出現了世界主義。
──《中國國際評論》(中國評論國際)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