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過產品資訊
1 / 1

是誰偷走我的心力? :鍛造鏈大腦、閱讀抄寫,中世紀僧侶如何抵抗分心的技巧

是誰偷走我的心力? :鍛造鏈大腦、閱讀抄寫,中世紀僧侶如何抵抗分心的技巧

潔咪.克雷納

台灣商務印書館

庫存不足:剩餘 1 件

定價 $23.00
定價 售價 $23.00
特價 售罄
結帳時計算運費

◤分心不只是現代人的通病,只是人就會分心! ◢在3C爆炸的時代,你會因為資訊過多而煩惱嗎?你會因為動不動想查看資訊而煩惱嗎?你曾煩惱為什麼容易分心嗎?你曾大聲喊為什麼一想專心,大腦就當機嗎?你可能以為是被資訊轟炸帶來的後遺症,因為需要關注的事物太多,但還沒有真正徹頭徹尾了解某個事物的核心,焦點又迅速轉移……對這種情況感到沮喪嗎?你甚至想隱居山林重新找回最純粹的自己嗎? 作者咪‧克雷納窺潔羅馬僧侶的史料告訴讀者,早在科技發展前,分心的現象就存在了!都是惡魔惹的禍? !當我該認真工作時,卻回憶著聚會和談天;當你該專注讀書時,卻滿心想洗澡和睡覺;當他全身心面對上帝時,卻幻想美食和性愛……浪漫僧侶的分心狀況,比我們想得還要多! 生活在羅馬的僧侶也無法阻擋分心,但偏心是他們一生的課題!羅馬僧侶遠離塵囂,隱居於晚間、山洞,甚至墳墓裡,但他們的思緒仍時常飄走,無法全神與上帝聯繫,分心是僧侶最大的人生挑戰。他們唯有直視問題的癥結點,轉化為改變生活的動能 本書以詼諧、有趣的小故事說明如何與無所不在的“分心魔鬼”抗爭,他們控制睡眠、清淡飲食、安排每天的日曆、設計閱讀技巧,深入鍛煉大腦與心智等,在與21世紀的僧侶所面臨的問題相似。作者告訴史料和心理學探索,僧侶我們如何尋找回正力。 1.二十一世紀的神經科學家和哲學家發現,大腦無法同時處理多種非反射的任務。大腦只能在不同的任務和網路之間來回切換,很快就會開始表現不佳。在僧侶看來,如果不切斷這些所有潛在的「暗示東西」,你就無法真正實現。 2.俗世──或更有意為之,是俗世令人分心的各種東西──不管在哪裡都可以得到你。專注力可能因為集體行動而受益,也可能其他人的因為而動搖。 3.今天,我們通常認為世俗的存在是最有可能使我們分心的作業,但在古代晚期和中世紀的晚期認為,言談比世俗更令人分心。 4.身體會否定一個人的經驗、認知與觀點,反過來,非生理的活動也可能塑造身體。身體不只是戒鏡,也是性靈健康的工具。僧侶希望訓練自己的身體,以幫助心智,但他們也訓練自己的心智,以幫助身體,以便能夠幫助心智。 5.一個人的腦子總是不斷翻動各種思緒,倒不如因此經常閱讀並深入思考、改善心智所處理的素材。最終,你讀的書把心智「塑造」變成了這本書的另一個版本。閱讀自己的內心,而不是任何手稿的內容。 6.讓你的大腦完全空著是不可能的,不管你大腦中不喜歡大腦中的內容都完全一樣,但是你可以在大腦中放不一樣的東西,重新整理它,再次讓你充滿你真正關心的事物,同時讓自己更容易使用這些事物。想要更熟練地運用記憶,第一步是觀察什麼因素使事物容易記憶,然後根據觀察的結果設計記憶。 7.要鼓勵讀者仔細研讀其中含有那些困難卻又引人入勝的謎題,在過程中塑造一套豐富的概念和記憶,即使手稿不在眼前圖像也能在大腦中回想。另外也能幫助讀者整理記憶,方便學習新事物。 8.觀察自己的思緒只是事後設定認知的開端,也應該調查令人心動的念頭、找出它們的源頭,而「洞察」正是指涉足這次偵查工作的用語。洞察使僧侶在察覺自己的思緒分他們之後,能跟思緒保持距離,如果這樣一閃而過的是邪念,就不必驚慌地批評自己。 9.皮膚隨機出現的念頭不一定都有問題,有些是,有些是不好的,僧侶的任務是要悟禪修這兩者。 10.感覺是一件很個人的功課,但是它所培養的覺悟和世界的同時方式也具有評估高度的社會性。需要禪修一輩子的努力。

查看完整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