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
1
白令海峽的輓歌:漂浮在現代自然與文明之間的海岸,人類殖民物的野心與潰敗
白令海峽的輓歌:漂浮在現代自然與文明之間的海岸,人類殖民物的野心與潰敗
芭絲榭芭·德穆思
台灣商務印書館
庫存不足:剩餘 1 件
定價
$32.00
定價
售價
$32.00
單價
/
每
結帳時計算運費。
無法載入取貨服務供應情況
獲選《自然》年度十大好書、《科克斯書評》、《圖書館雜誌》、美國公共廣播電台及巴諾書店年度好書、《紐約時報》編輯選書美國歷史學會約翰.鄧寧獎、美國環境史學會喬治.馬許獎等消防獎鯨魚之死,是國防部中的能量循環原住口中的捐贈與輪迴,捕鯨人眼中的帳簿數字與利潤。停滯與共產主義的信徒,來到了這塊常年冰封的大地,將海裡遊的鯨魚、陸上跑的馴鹿、地底埋的黃金提煉成了文明的燃料。 十九世紀捕鯨人、政府、官員、布爾什維克、美國人、俄國人,這些外來者來到白令海峽,嚴寒雪白的北極大地,長久以來都是頭鯨、海象、馴鹿、狐狸等野生動物的家園,地底還藏有黃金、石油、錫等豐富的礦藏。在這片土地上,自古以來居住著伊努皮亞特人、尤皮克和楚克奇人,他們的發展出與人類共存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認為萬物都是自然的循環與輪迴,一隻弓頭鯨會觀察人類是否值得自己的生命,坦然獻在獵人的魚叉下面。而人類必須抱住敬意來鯨魚的死亡,否則鯨魚永遠不會出現在眼前。 當陷入與共產主義的追求踏上土地的時候,他們無所用其極想要將北極的一切,轉化成推動經濟成長與國家權力的能量,以及各自實踐時間和價值觀的領域。人們獵殺弓頭鯨、馴養馴鹿、開採金礦、探索鑽石油,將畫面的形象變成可以量化的利潤和計畫畫目標塊。而住在這裡的原住民,被改造成符合這些理想的美國人和西方人。 但是,鯨魚學會迴避、海象開始警戒,而極地氣候則遏止了人類的進逼,也對現代文明的行動做出了回應。德穆思教授結合歷史、環境、科學,以及北極地區自身生活的經驗,完整地再現了文明與自然、人類與非人類交會與衝突的歷史。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