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無主義與技術
虛無主義與技術
格茨、諾倫、諾倫‧格爾茨、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無庫存
無法載入取貨服務供應情況
·著名的孫週興推薦,尼采視角下定義人與機器的邊界、探討人與科技的關係,思考人工智慧和大數據帶給我們的挑戰!智慧穿戴設備是生命的量化?擴增實境遊戲蘊藏著什麼危險?網路酸民和人肉搜尋因何烤肉?搜尋引擎已成為新的主宰? 我們是生活在科技世界中的人類技術性者,這點毋庸置疑,但問題是,科技能否解決一切問題?海德格、馬爾庫塞和埃魯爾都曾提醒我們注意技術性大眾文化的興起。人工智慧和大數據的出現更讓我們產生懷疑:科技究竟是在為我們賦能,還是在奴役我們?科技會扭曲我們的目標、價值觀和判斷力嗎?技術進步是否正在進步?科技始終是關係到人類如何生活的問題,虛無主義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則提示在,因此本書關注的不是技術,而是人性。作者諾倫·格爾茨並沒有參與「科技讓我們變得更好還是更糟」的無盡爭論,而是指出了我們所想的「更好」和「更糟」到底意味著什麼,以及這種想法在我們科技創造世界的過程中扮演什麼角色。借助尼采的虛無主義哲學,本書探討了人與科技的關係,試圖揭示虛無主義與科技如何相互糾纏,從而創造一個充滿科技催眠、數據驅動活動、快樂經濟學、牧群網絡和點擊狂歡的世界。 【學者推薦】 這是一本輕鬆又沉重的哲學書:行文是輕的,論題是重的,因為涉及虛無主義問題。作者採用尼采視角,結合伊德的技術哲學,對技術虛無主義諸現像做了有趣的討論,並試圖在樂觀的技術主義與技術悲觀主義之間走出一條中間道路。對於身處科技困境的當代人來說,本書的思考是有啟發性的。 ——孫週興,浙江大學哲學學院這是一項至關重要、發人深省、引人入勝的原創性研究成果。在透視虛無主義之眼凸顯當代科技的過程中,格爾茨就人與科技的相互影響問題提供了新的洞見與思考方式。這本書的論證性極強,應該成為技術哲學和倫理學課程的一部分。 ——澳洲查爾斯特大學電腦倫理學教授克特(John Weckert) 《虛無主義與科技》發出了一種具有爭議性且令人不安的呼籲,呼籲我們把整個社交媒體生態系統——我們渴望沉迷——重新視為虛無主義的誘惑:它公然引誘我們不斷逃避自我,逃避責任選擇給我們帶來的負擔,逃避我們曾經錯誤的為生活和世界創造錯誤的機會。 ——其中美國聖塔克拉拉大學瓦洛爾教授(香農·瓦洛爾)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