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
1
流行不有初:柏拉圖世界的開端(精)
流行不有初:柏拉圖世界的開端(精)
張源
華東師大
庫存不足:剩餘 1 件
定價
$14.00
定價
售價
$14.00
單價
/
每
結帳時計算運費。
無法載入取貨服務供應情況
柏拉圖戲劇對話四十二篇,可分為四幕二十八場,構成了一部雅典帝國興亡大劇。 《巴門尼德》就戲劇相關節目在雅典舉行。約454年夏天,雅典帝國悍然將提洛同盟的金庫轉移到了雅典,當年7-8月間,泛雅典娜大節勝利舉行。遠在義大利的愛利亞學派對如日中天的帝邦產生了今年的興趣,學派領袖巴門尼德與芝諾來到雅典卻寄身城外,在朋友的私宅中向年輕的蘇格拉底傳授與雅典民主制帝國盛行的多元哲學相對立的一元哲學。在伯里克利治下雅典民主制帝國登峰造極的關鍵時刻,巴門尼德哲學其到來,為帝國日後深度陷入「一」與「多」之間的思想紛爭埋下伏筆,而蘇格拉底身為柏拉圖對話的主人公,首次登台亮相便是作為巴門尼德與芝諾傳法的對象,其後續的命運也可知。 《普羅泰戈拉》在整個柏拉圖對話中列第二,與位列第一的《巴門尼德》恰成對立:隨著雅典帝國中升級寡頭派與民主派政治此消彼長,(不同貴族-寡頭派政治立場的)哲人蘇格拉底與(支持民主派先前的)智者相對普羅泰戈拉兩元相對的哲學一元相對主義與多元論對應。在愛利亞學派後人與蘇格拉底的談話中,巴門尼德被尊稱為「我們的父親」(《智者》241d),在雅典上流階層的大聚會上,普羅泰戈拉向眾人自稱「論年輕人可以做你們」這兩位「父親」的精神奮鬥,始終貫穿柏拉圖戲劇的起點,是蘇拉底戲劇的起點,哲學生涯的政治生涯。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