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
1
「輕與重」文叢.藝術的客體:18世紀法國幻象理論
「輕與重」文叢.藝術的客體:18世紀法國幻象理論
(中)瑪麗安·霍布森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庫存不足:剩餘 1 件
定價
$16.00
定價
售價
$16.00
單價
/
每
結帳時計算運費。
無法載入取貨服務供應情況
藝術作品是修改嗎?如果是,它們到底在修改什麼?藝術家應該提醒大眾,他們所見的實際只是藝術技巧嗎?抑或,藝術家首先應該極力說服大眾將幻覺真實來接受嗎?諸如此類的問題主導了始自希臘的美學理論,並在18世紀法國引發了極為熱烈的討論。本書即是針對這些探討的相關研究成果。本書作者霍布森教授逐次聚焦繪畫、小說、戲劇、詩歌和音樂,透過一個實例,她將藝術理論與當代的藝術作品聯繫起來,指出每一個藝術理論之內的爭議(除了小說這個重要特例)都是圍繞受眾關注度的性質而展開的。作為允許技巧的藝術客體意識的存在,另一種觀點則設法明令制止這種意識,甦醒藝術的幻覺完整。在詳述的相關理論觀點閉合的過程中,霍布森教授提出了一個新方法,從而勾勒貫穿整個18世紀歷史進程的藝術風格轉變歷程。 另外,本書還有更閉幕的概述。當編輯狄德羅、盧梭及其他18世紀理論家方面是一個重要的概念時,關於詩歌和音樂的訴求對編輯之作一事明顯了。如果這些藝術門類將如是理論中共存,那麼編輯必須將自己指向情感與思想,而不是外在客體。在概念轉變時的討論中,霍布森教授也為浪漫主義與現實主義研究開創了一個重要的視野。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