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治史(卷三):早期現代政府與西方的突破--從民族國家到工業革命
統治史(卷三):早期現代政府與西方的突破--從民族國家到工業革命
作者: (中) 塞繆爾·E·芬納
發布者: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發佈日期:
存貨單位 (SKU):政治学其他
庫存不足:剩餘 1 件
無法載入取貨服務供應情況
20世紀政治學領導人物芬納的傳世巨著,包括西方大學教授趙鼎新親為中譯本作序,甘陽、張維為、劉軍寧、汪暉傾力! 甘陽:一部《資治通鑑》式的政治史。 張維為:本書揭示了代議人類民主製成為當代政治神話的偶然性,指出中國傳統政治文明對社會的巨大貢獻。汪暉:鑑前世政體之興衰,考社會主義統治之得失。劉軍寧:《統治史》是亞里斯多德的《政治學》以來我第一次讀到如此詳細研究古今中外政體的史書。趙鼎新:《經濟學家》雜誌說如果政治學有諾貝爾獎的話,芬納的三部曲肯定會因此而獲獎。我個人認為這個評價仍然低估了芬納的卓越工作。 身為西方政治學領導人物塞繆爾·E·芬納的三卷本《統治史》是20世紀西方政治學的傳世巨著。 《統治關係》的主要關注點是世界歷史中政府形態的發展,以各國的政府形態、統治方式和國家社會為核心,大致時間順序,先把我們帶入世界文明中古老的蘇美爾城邦,涉及薩爾貢、埃及、亞述、猶太、波斯、希臘、中國、羅馬、印度、拜佔、阿拉伯、歐洲、日本、奧斯曼帝國等地區和國家的政治史,然後把焦點轉入憲法和新教運動後的歐洲各國和美洲殖民地政治制度的突破性發展,最後,集中討論影響當代世界的三大革命(美國革命、法國革命及工業革命)以及這些革命給世界政治、政府形態和國家社會關係帶來的高原的變化。 《統治史》第三卷《早期現代政府和西方的突破——從民族國家到工業革命》以日本德川時期為開端,接著評論了中國清朝、奧斯曼帝國和臥帝國兒,以及英國、法國和西班牙的民族國家和代議的興起,隨後簽署了備忘錄和新教運動制度後歐洲各國和美洲殖民地政治的突破性發展,最後對三大革命發展,最後對三大革命路線影響了歐洲國家的突破性革命。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