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過產品資訊
1 / 1

表象背後:文藝作品中的法律小史

表象背後:文藝作品中的法律小史

著, 夏婷婷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庫存不足:剩餘 1 件

定價 $17.00
定價 售價 $17.00
特價 售罄
結帳時計算運費

☆內容簡介本書立足法律史視野,由中外代表性藝術繪畫作、文學小說切入,挖掘表象具有現實意義的法律問題,實踐古今中西不同的社會文化及法律制度的演變。透過鑑賞名畫《拾穗者》,比較分析了古今中西福利制度的不同歷史淵源與走向;結合莎士比亞《量罪記》中的未婚通姦情節,探討了中西傳統社會對強姦罪、通姦罪的認定及司法實踐;由《西遊記》中的相關細節出發,回顧古代民法、孝道、教規、孝道、教法等問題的法律制度。全書從文藝作品切入,講述與法律相關的故事,深入提煉法律文化中的故事,也是法律小史,文化小史。 ☆本書看點 1.立足法律史視野,挖掘《拾穗者》《量罪記》《西遊記》等中外文藝作品表象背後的法律內涵,探討相關的法律問題。 2. 由《拾穗者》《量罪記》切入,橫向比較中西相關法律制度的演變歷程。從拾穗、未婚通姦被判刑等畫面及故事情節出發,比較分析中西福利制度的不同發展進程及古代中西關於通姦罪的認定與司法實踐。 3.結合《西遊記》的精讀精講,縱向比較古今中國法及法制之變遷。從豬八戒娶妻、偷錦衣,唐僧母親復仇,孫悟空對「弼馬溫」的忌諱等出發,依次歷代中國關於婚姻、孝道、官階等禮法、搶政治制度的演變,及對平民、案件的搶奪等禮儀細節。 4.從故事到法律,再從法律到文化,是法律小史,也是文化小史。從文藝作品切入,講述其中與法律相關的故事,進一步提煉故事中的法律與文化,在要求相關法律制度改革的同時,也整理了傳統文化的繼承與發展。 5. 左性探討法律史相關議題,打破學術與大眾之間的障礙。作者以外交的學養搭配和諧輕鬆的表達方式,深入淺出地解讀經典、探討法史,一改對法律類圖書的艱澀沉悶的刻板印象。 ☆叢書介紹「左派法律史」系列(4種)本叢書旨在從歷史上的法律故事與話題出發,以深入淺出和通俗的語言,將故事中的法律史與法律史中的故事呈現給讀者。張田田《木蘭無名,緹摩無蹤:法律史視野下的女性悲喜劇》;夏婷婷《表象背後:文藝作品中的法律小史》;趙進華《故事正義:文藝影視中的法律文化》;景風華《意義之網:中國法律史的文化之旅》。 在莫斯科叢書的寫作過程中,我們的文字是輕鬆隨性的,但態度是嚴謹認真的。面對人們​​對中國古代法律抱持的獵奇心態和網路上真假參半的大眾傳言,我們也透過「左法律史」叢書,解讀部分對中國傳統法的誤解,讓許多讀者看到法律史的真實面貌。 ——景風華(四川大學法學院副教授)☆編輯推薦讀文藝經典,長法律知識世界名畫《拾穗者》、莎士比亞《量罪記》及中國名著《西遊記》除了當藝術作品來欣賞、當文學著作來品味,還可以如何解讀?本書作者由故事表像出發,提煉了其中的法律現象並生髮開去,探討了一系列與法律相關的問題。 譬如《拾穗者》所體現的西方宗教社會福利觀,為何在傳統中國沒有生存的土壤?透過作者回溯的筆觸,我們發現中國自古以來對少數群體的保護都是透過「措施制度」來實現的。 《思想》影響,封建社會領袖就從國家層級明確了對特殊群體的關懷態度,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六疾館」「孤獨園」、隋唐時期的「義倉」、兩宋時期的「廣惠倉」等,都是對這意願的實踐。又例如透過對《量罪記》情節所涉及通姦立法的回顧,我們發現源自宗教教義的西方法律有些常見教條,且一刀切,且或過度放縱,或過度嚴苛,有些極端;由此,由習俗禮儀發展容易傳來的中國法律則大致很多,也圓融很多,會根據具體案情分析,對所謂的「外事發展容易傳來的中國法律則大致很多,也如此多,會根據具體案一直 再例如從《西遊記》中的相關情節延伸開來,作者探討了中國法庭判決中對傳統文化道德的感性繼承,並認為這是中國的強調的。那麼,《拾穗者》背後隱藏著什麼樣的西方宗教社會福利觀? 《量罪記》中提到了古代西方和中國各是如何判定的通罪? 《西遊記》中又涉及哪些傳統禮法文化及法律制度? ……這些問題的答案,本書將一一為你揭曉。

查看完整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