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若朝霜:《紅樓夢》裡的法律、社會與女性
命若朝霜:《紅樓夢》裡的法律、社會與女性
著, 柯嵐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庫存不足:剩餘 2 件
無法載入取貨服務供應情況
從法律社會史角度解讀《紅樓夢》。聚焦十二位(類)女性角色,對應十二個清代法制問題,清代女性的法律困境,還原清代性別、家庭、法律、政治間的互動與演變。學者梁治平、林少陽、邱澎生、俞曉紅推薦!從法律角度剖析清代女性的製度性原因。 ☆圖書看點1.法律文化學者、《法律講堂》資深主講人柯嵐教授全新力作,從法律社會史角度解讀《紅樓夢》。學者梁治平、林少陽、邱澎生、曉紅推薦。 2.聚焦十二位(類)女性角色,對應十二個清代法制問題。 本書共十二章,每一章聚焦在一個《紅樓夢》裡女性命運的典型,如秦可卿、林黛玉、尤家姊妹等,分析她們如何連坐、拐賣、生育、財產分配等事件以及陷入法律家庭命運,首先被推上絕路。嚴酷的“兄弟相姦罪”,使得秦可卿尊長侵犯時選擇了自盡;法律對女性繼承權的女兒,開啟了林黛玉與尤家姐妹的限制因果關係…… 3.真實司法案例,剖析清代婦女陷入製度性原因。清代法律如何制度性地了女性地位的低落?這些深刻的製度性缺陷如何決定成為曹雪芹絕望的根源?本書透過整理與《紅樓夢》中事件類似的清代司法案例,揭露了當時法制現實下面的深層結構,如封建制度等級、結構性權失落等,這些社會問題不僅是悲劇的根源,也是當時大多數人的根源。 4.從「法學與文學」研究路徑出發,為紅學研究提供新的內容。 身為長年鑽研清代法律與社會的法律學者,柯嵐教授透視分析《紅樓夢》作者及書內角色如何受到當時法律的限制、如何做出反抗與批判,來還原已消亡的法律對彼時社會生活和藝術創作的影響,讓我們對《紅樓夢》有了更加豐富而真切的理解。 5.多視角剖析清代法律與社會問題,窺見清代社會生活。本書解讀了《紅樓夢》中角色的法律困境,既列舉了法律條款和案例,也聯繫了《紅樓夢》成書問題、作者身份問題,還綜合了清代製度史、經濟史、人口學、民俗學等領域的研究成果,展現了一個立體、動態的清代社會。 6.史料翔實,舉證嚴謹。本書不僅採用大量來自《大清律例》《清會典》《刑案匯覽》的素材,還取自清代的奏摺、起居錄、筆記、地方誌等文獻整理出的相關案件記錄和議論,並綜合漢、晉、唐、宋等朝代的法律和案例展開分析。 ☆內容簡介 清代法律如何制度性地決定了女性地位的低落?這些核心的製度性缺陷又如何成為曹雪芹絕望的根源?本書從法律社會史解讀《紅樓夢》,聚焦十二位(類)女性角色,對應十二個清代法制問題,整理與《紅樓夢》中事件類似的清代司法案例,剖析清代女性困境的製度性原因,透視了清代性別、家庭、法律、政治間的互動與轉變。作者綜合視角,立足「法學與文學」研究路徑,聚焦人口拐賣、生育、財產分配、官員審判等社會議題,分析了《紅樓夢》作者書內女性角色如何受到當時禮教與法律的限制、如何做出反抗與批判,展示了清代法律與社會的風貌。 ☆名家推薦 本書是一部文學、歷史與法律的跨學科研究之作,作者縱貫《紅樓夢》這樣的百科全書式的文學經典,為我們展示了清代法律與社會的風貌,同時讓我們對書中各色行為人物,尤其是女性人物的命運與,建立了基於與文化的深刻理解。也是有這樣的理解,作者筆端的緣分既存在於歷史,又超乎時代。 ——梁治平(浙江大學人文高等研究院中西書院&光華法學院全職兼任教授,「法律文化研究文叢」主編) 這些微妙的製度性缺陷又如何成為曹雪芹絕望的根源?就這些問題,作為法律學者的作者習深切的同情,揭示了一個「千紅一哭,萬艷同悲」的女性命運世界。本書展示了作者細細的文心、深沉法律社會史角度的《紅樓夢》解讀,或許是作者對前輩學者蕭公權、瞿同祖相關論著的呼應、補充。本書兼有法律史、社會史、政治史和文學的視角,令人再次感覺,《紅樓夢》是一部有情、可感、有細節的信史。 ——林少陽(澳門歷史大學系特聘教授,《南國學術》主編) 《紅樓夢》研究著作數千汗牛充棟,柯嵐教授立足「法學與文學」研究,再為紅學研究提供新意與勝義。她既提醒法學界:法律「教義學」的解釋方法很難深入理解古代法,只有文學當時的作品才能;也呼籲文史學界:人物面對古代和社會現象,如果「完全剝離當時政治法律的限制」去作「以今度古」的闡釋,推論內容恐怕也很容易「蒼白」。 身為長年鑽研清代法律與社會的法學者、柯嵐教授渴望揭示《紅樓夢》及書內人物如何自覺或不自覺地受到當時禮俗與法律的限制,還有他們對當時法律與社會禮俗的反抗與批判。 作者深信:「只有了解曹雪芹作者生活時代的法律與法律這是繼薩孟武《紅樓夢與中國舊家庭》之後,另一部能夠大力開展清代性別、家庭以及法律、政治之間的有機互動與複雜轉型關係的必然佳著。 ——邱澎生(上海交通大學歷史系特聘教授,台北「中研院」史語所《法制史研究》總編輯)法眼觀紅樓,釐清疑案罪因,莫過香塵落定時,冷觀處見大悲憫;律科說情紀,辨正陋神術術,何平花魂中零點驚久,何平花中驚久。 ——俞曉紅(安徽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中國紅學會副會長)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