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工作·迷失的斯威尼:中英雙語版
田野工作·迷失的斯威尼:中英雙語版
(愛爾蘭)謝默斯·希尼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庫存不足:剩餘 1 件
無法載入取貨服務供應情況
★一本詩集集合兩個單行本★中英雙語聯璧 ★首度完整呈現“愛爾蘭靈魂”的詩歌風景 希尼角朱玉教授悉心譯文,準確可靠 ————————————————————— “我今天吃下好濃烈的味道催發我成為動詞,純粹的動詞” —————————————“我今天吃下好濃烈的味道催發我成為動詞,純粹的動詞” —————————————————簡潔——希尼的自然意象。富於對祖輩傳統的探尋,對愛爾蘭古老土地的追憶,對本族語言源頭的省思。他在日常事物中提煉宗教哲學深義,奏鳴音樂的愉悅,也把伴隨詩人成長、久困愛爾蘭的政治糾葛葛伊斯坦布爾世紀更幽深的詩篇,擴展為對20人類經驗的反思。 「文學紀念碑」集中推出五本希尼詩集,從《一個博物學家之死》到《酒精水平儀》,集合原詩10個完整行本,橫跨30年,展覽詩人以恐怖主義經典詩歌形式下的畢生努力。本書由謝默斯·希尼的兩本詩集《田野工作》《迷失的斯威尼》(中英雙語)組成。 《田野工作》(1979):這本詩集記錄了詩人離開動盪的北愛爾蘭、安居威克洛郡格蘭摩爾的四年生活。大概對希尼時期的詩歌來說生涯至關重要,他從政治關注回歸對自心和世界的普遍思考,此時的寫作更加個人化。希尼甚至把安家格蘭摩爾與英國浪漫主義詩人華茲華斯安家格拉斯米爾說關係。對於彼時,遷居開啟了詩集以「沉思的音樂表達了對人與地方、我們與塵世之無常等基本問題的深刻思考」(《紐約書評》),收錄了詩人最受歡迎的一些詩歌作品,如《牡蠣》《運河者》《臭鼬》及《格蘭摩爾十四行詩》,包括這本詩人的妻子們都稱這本詩人是他們最喜愛的單行詩。 《迷失的史威尼》(1983):這是一部詩劇,是希尼對極富歷史、文學意義的中世紀愛爾蘭名作的再創作。主角斯威尼在莫伊拉戰役中遭受詛咒而發瘋,經歷了一系列煉獄詩人安居格蘭摩爾之後,希尼試圖透過這位被逐逐的「詩王」之口表達自己的思想,正如詩人在前言中所說,從一開始,他就感到斯威尼與他同在,甚至就是他自己。 ———————————————————— 《田野工作》是希尼寫過的最有力辯解、影響最有力的作品。 ——《紐約時報·書評》《迷失的斯威尼》令人印象深刻的是痛苦與讚美之間微妙而富於戲劇性的平衡。這首詩作是對悲劇性的失衡心靈的平衡敘述。 ——《紐約時報·書評》希尼詩歌的基調與音高不同凡響,與任何地方使用這種語言寫作的重要詩人都不同……他是發行大地元音的詩人,而不是發行彗星天氣預報的詩人。 ——哈羅德·布魯姆·希尼極其特殊的語言詞馬賽克保存了人類情感獨特、複雜和無可複製的唯一,是“對我們所見之所感”,如史蒂文斯所言。 ——海倫‧文德勒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