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泰森島:山楂燈籠(中英雙語版)
斯泰森島:山楂燈籠(中英雙語版)
譯, [愛爾蘭] 謝默斯‧希尼著,朱玉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庫存不足:剩餘 1 件
無法載入取貨服務供應情況
★一本詩集集合雙單行本 ★中英雙語聯璧 ★首度完整呈現「愛爾蘭靈魂」的詩景 ★希尼角朱玉教授悉心譯文,準確可靠 ——————————————————————希尼的詩句簡潔、自然,純樸與綺粲相映,充滿自然意象。富於對祖輩傳統的探尋,對愛爾蘭古老土地的追憶,對本族語言源頭的省思。他在日常事物中提煉宗教哲學深義,奏鳴音樂的愉悅,也把伴隨詩人成長、久困愛爾蘭的政治糾葛葛伊斯坦布爾世紀更幽深的詩篇,擴展為對20人類經驗的反思。 「文學紀念碑」集中推出五本希尼詩集,從《一個博物學家之死》到《酒精水平儀》,集合原詩10個完整行本,橫跨30年,展覽詩人以恐怖主義經典詩歌形式下的畢生努力。本書由謝默斯·希尼的兩部詩集《斯泰森島》《山楂燈籠》(中英雙語)組成。 《斯泰森島》(1984):千百年來,德格湖上的史泰森島始終是愛爾蘭的朝聖之地。這部具有自傳性質的組詩講述了詩人心靈的成長,探討了詩人的角色及其同歷史和宗教之間的關係。詩集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為一組短抒情詩,包括獻給孩子們的《給凱瑟琳·安的》榛木棍》《邁克爾給和克里斯托弗的風箏》;第二部分以記述詩敘述了精神求索的歷程,是詩集的主體部分;第三部分《斯威尼重生》則又藉助愛爾蘭傳說中的《斯威尼之口表達了《斯威尼之口》這本(共62首) 《山楂燈籠》(1987):這部詩集自首次問世以來就廣受讚譽。詩集探索了新的想像疆域,許多詩歌探索了「失落」的主題,尤以一組悼念母親的十四行詩《空地》著稱於世。在這部詩集中,希尼也探索了身為詩人的良知。 《字母》《來自寫作的邊界》《消失的島嶼》《來自良心共和國》都是耐人尋味的經典之作。其中《空地》第三首(「當其他人都行走彌撒」)被選為愛爾蘭近百年最受歡迎的詩歌。 (共42首) ——————————————————————— 《史泰森島》甚至超越了人們對這位天才詩人的合理預期。 ——約翰·凱裡,《星期日泰森議會報》《山楂燈籠》了希尼的嘗試性嘗試展示,他在不斷拓展自己的創造力,應和了他對波蘭詩人赫貝特的評價:「二十世紀詩歌版的『被賦予的生活』。」——馬克·魯德曼,《紐約時報》希尼詩歌的音調與音高不同凡響,與任何地方使用這種語言寫作的重要詩人都不同……他是發行大地元音的詩人,而不是發行彗星預告的詩人。 ——哈羅德·布魯姆希尼迫切需要特殊的語詞馬賽克保存了人類情感、獨特複雜和無可複製的唯一,是“對我們所見之所感”,如史蒂文斯所言。 ——海倫‧文德勒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