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驗與理論:中國社會經濟與法律的實踐歷史研究
經驗與理論:中國社會經濟與法律的實踐歷史研究
著, 黃宗智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庫存不足:剩餘 2 件
無法載入取貨服務供應情況
「黃宗智教授」的階段性學術研究方法論成果,用自己踏過的坑、實踐的錯誤,為青年學者指點迷津,為建立中國的現代學術指明道路。 “超級教授”的硬核“經驗之談”,促使青年學者走出迷霧! 【本書看點】1.《大學問·實踐社會科學系列》013號圖書,叢書主編黃宗智教授的階段性學術研究成果報告。黃教授認為,相較於先前在美國環境中對中國現實問題的注意力關注,這一階段自己表現出了一種積極關注和空前的學術熱情,而本書正是在這種積極關注和學術研究互動下圓滿的結晶,既是過去研究的總結,也是之後研究的新開端。 2.“超級教授”黃宗智的硬核“經驗之談”,促使青年學者走出迷霧。 作為資深作家學者、“超級教授”,在書中毫無保留地分享自己的研究進路、理論方法,把自己在學術中遇到的陷阱——不加批判地誤解、諷刺的歪曲、西方中心主義、文化主義……毫不避諱,以自己踩過的坑、試過的錯誤,為青年學者指點迷津。 3.細數中西學術研究中的誤區,為建立中國的現代學術指明道路。黃教授在書中一針見血,指出西方學術研究中存在的非此即彼二元對立體系,中國學術研究中存在的東方化傾向,以及兩者都的極端化傾向、對普適真理的追求誤區,提出基於中國歷史現實,以既建立的是中國的也是現代化的學術。 4.全書立足大量史料,意在塑造新的學術理論。傳統的滿鐵研究資料、新近開放的檔案資料……作者回歸到無論是做學術研究,或是分享研究方法,都應避免理論先行,以理論去套用實踐,而要立足於大量史料,於歷史經驗中創造新的概念,再實踐中進行檢驗,最終形成新的理論體系。 【內容簡介】 「超級教授」黃宗智的階段性學術研究方法論成果,用自己踩過的坑、嘗試過的錯誤,為青年學者掃清障礙,為建立中國的現代學術指明道路。全書聚焦中國社會經濟與法律的實踐歷史研究領域,結合大量翔實的數據數據,對中國近現代史中的「內卷型」經濟、以重點為主的法律制度、「領域」的集權化簡化治理等特殊現象進行分析,指出中國歷史現實與西方移植理論之間的背離。在此基礎上,作者詳述了多年來從事學術研究的一些基本概念和方法,總結當前的學術研究領域,提出連結經驗與理論的研究方法,以中國建立的現代學術。即將出版:《超越左右:實踐歷史與中國農村發展》《清代的法律、社會與文化:民法的表達與實踐》《過去法典、習俗與司法實踐:清代與民國的比較》《和現在:中國民事法律實踐的探索》【名家推薦】 透過研讀黃宗智的著作並結合自己的研究與世界接觸,我認為,一個認知歷史的好方與同一個理論,右方與世界與歷史相融合。我們的學術探索一定是基於實踐的認知,基於相似和經驗的探索,在與西方理論對話的同時,特別需要甄別西方理論所隱含的假設條件,尤其是那些與西方獨特經驗「綁定」的隱含假設,警覺這些理論所蘊含的價值指向和規範設定。作為更高的目標,我們應該尋求能夠結合東西方經驗的更為一般化的理論。 ——周黎安(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教授)黃宗智的研究是近年來社會科學界尋求建構體系本土性學科理論體系的主體嘗試。同時也展現出,從中國經驗提煉中國概念,用中國理論解釋中國道路,以建構中國自主的知識體系和話語,已成為當前哲學社會科學界的認知和自覺。 ——《文史哲》雜誌與《中華讀書報》2022年度「中國人文學術十大熱點」評選結果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