瑣言贅語:明清以來的文化、城市與啟蒙
瑣言贅語:明清以來的文化、城市與啟蒙
著,李孝悌,大學問出品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無庫存
無法載入取貨服務供應情況
著名歷史學者李孝悌的文化史代表作,揭示明清以來城市、文化與思想的多重面向,提出在城市深處與歷史塵埃的生活真相。從志怪、戲曲、報刊,走進活色生香的近代化世界。 【本書亮點】1.著名歷史學者李孝悌的文化史代表作,從明清講述到近代,透視500多年,揭示城市、文化與思想的多重面向。 2.從筆記、戲曲、報刊,進入活色生香的近代化世界,內容包羅萬象。以解讀「筆記雙星」《白下瑣言》和《客座語贅》為主要切入點,探討上至統治階層,下至一般士大夫對崇祀制度、神傳說、風土人情等的觀念與思想。 3.透過「志怪」這個明清文化的面向,揭示奇談怪論背後的文化現象和價值重要功能。透過剖析不同群體對神仙鬼怪、命理占卜等明清文化中的重要面向的記載,反映帝王、士人及下層群眾的心理活動和價值追求,開展「志怪」在接續和傳播思想文化中的作用與影響。 4.為了解明清的城市生活,提供了有趣的細節。無論是洞察明太祖將超自然力量納入統治以提升治理的合理性,還是汲取南京街頭巷尾那些魑魅魍魎傳說,或者講述了人占卜問卦求取功名的經驗,都鐮刀地有趣地揭示了那些隱藏在歷史塵埃開採中的生活真相。 5.徵引詳實,除《皇明典故紀聞》《國朝典匯》等正史官書外,同時參考引用了《歧路燈》《大公報》小說等、文集和報紙資料,對明清城市文化做出了極為嚴謹的考證與相當透徹的分析。 6. 裝幀優雅。封面設計融合了《清本清明上河圖》《十二月令圖》《仙山樓閣圖》《金陵圖》等元素;內文精選近10幅精美插圖。 【內容簡介】本書是著名歷史學者李孝悌的社會文化史代表作,揭示明清以來文化、城市與思想的多個方面,展示在城市深處和歷史埃里的生活真相。全書內容回顧了五百多年的歷史,從明代洪武年開始弘揚到「五四」白話文運動,涉及城市社會、思想啟蒙與文化等多個層面,為了解明清以來的近代中國,提供了有趣的細節。作者運用社會史、文化史研究的新視野,立足於禦製文集、經世文編、戲曲民歌等素材,透過「志怪筆記」「歷史掌故」「城市風貌」等主題,呈現了帝王、士人、知識分子以及下層群眾的眾生相,建構了一個活色生香的近代化世界。 【編輯推薦】 這是一篇故事感巔峰,跨度很廣,讀起來就像在看萬花筒的社會文化史佳作。一開始,便被那些流竄於廟堂與江湖的神奇鬼怪吊足了胃口,而隨著深入閱讀,發現已經置身於一個活色生香的近代世界!本書的書名取自書中所討論的《白下瑣言》的“瑣言”和《客座贅語》的“贅語”,“能以禍福輪迴之空談,警勸於人,化導愚昧”,這可以是瑣言贅語的意義。 文如名,本書研究的對像多是在正統歷史中被認為是荒誕不經、無足輕重的邊緣事物,如崇祀、祈禱鬼神、占卜算卦、叫魂祝由,它們被乍見不得光的魑魅魍魎,只能於無人問津的柴門小巷。事實真是如此嗎?從明太祖將超自然力量納入到自己的統治之中提升治理的合理性和持久度,再到舉子依靠關帝靈簽獲得考取功名的心理支持,再到士人批判婦女人不能參加龍王祈雨的習俗來表達對婦女的同情……我們看到了這些瑣碎、邊緣、下層已巨大的高度,情難自地進入了「什麼是文化史」的默想城市。 社會史、文化史研究的新視野貫穿全書,每一章都可以概括為新文化史概念的具體實踐。導論部分包括作者對過去幾十年來優秀美國和中國研究的簡單評述,從“西方與中國”“鄉村與城市”形成對比出發,清晰地梳理了社會史、史的研究轉向和發展文化前進道路,是非常的研究綜相信讀者讀完後,對新文化史的研究範圍、研究方法、範創新有更全面、深刻的了解。當我們隨著文本把越來越往復、向瑣細去凝視的時候,反而更能理解什麼是中心和不可割斷的歷史整體,也更能看到那些情感充滿的芸芸眾生,這或許就是新文化史研究的魅力所在。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