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儒生:章太炎傳
革命儒生:章太炎傳
王銳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庫存不足:剩餘 1 件
無法載入取貨服務供應情況
關於章太炎的傳記。以章太炎為敘述基點,汲取清末民初的時代語境,聚焦傳統士紳與革命先覺者,攀梳維新亥變法、辛革命、新文化運動等攻擊大事,誘發近代中國的思想流變。大學問出品【簡介】本書是一部關於章太炎的傳記內容。作者以章太炎為敘述基點,走進清末民初的時代語境,聚焦傳統士紳士與革命先覺者,爬梳維新變法、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等革命大事,討論了作為「革命家」的章太炎的核心展望、思想來源,梳理了其與政治、學術之間的複雜關係。此外,作者行文力求通俗簡潔,有機地呈現了章氏一生的思想與態度,並引導了清末民初的思潮湧動及文人政客群像。 【本書亮點】 1.以章太炎為敘述基點,出近代中國的思想流變。本書不僅是一本論文集太炎的人物傳記,更是一部相當有洞見的近代思想史研究著作。作者以章太炎為敘事基點,將晚清和民初兩個時代的政治運動連結起來,奮力梳維新變法、亥辛革命、新文化運動等大事,折射出近代中國新舊思想的流變。 2.研究視野宏大,描摹近代中國的人物群像。作者以章太炎的人生經驗為牽引,上接康有為、梁啟超、張之洞等變法維新的傳統士紳,下承陳獨秀、李大釗、胡、魯迅等講述新文化運動的先覺者,力求描繪出清晰、整體、真實的近代中國文人政客像。 3.破除標籤化、臉譜化的研究路線,還原真實文章的章太炎形象。作者行文有關深切的個人經歷,不再將章太炎設為一個「標竿式」的人物,而是以「革命儒生」作為敘述主線,從文化意義、思想影響、歷史創傷等對章太炎進行白描式的書寫,深挖人物細節,傳承了一位行為風格上有極強士對革命者的革命者。 4.行文力求通俗簡潔,有助於對章氏著作的理解。章太炎古奧的文字,具有較高的閱讀能力,與大眾讀者拉開了一定的距離,作者的行文力求通俗化,對章氏著作進行了個人理解闡述,同時以輔章氏寫作的歷史語境,足以讀者理解。 5.裝幀精美,設計與內容契合。為了地貼合本書的主題,封面以《鄒容傳》手、《西湖清趣圖》為元素,分別呼應了章太炎革命者和儒生的身份,燙金的篆書更好地為章太炎自號“菿漢”,稿章太炎對輝煌悠久的漢文化的尊崇。 【名家推薦】王銳的章太炎研究透出了一種虎虎精神,這種精神讓我們欣慰地看到章太炎的精神在新的時代依然活躍,這是一種用革命激活古老文明的時代精神,這是一種用不齊而齊的感通超邁普世主義傲慢的中國精神,也是一種紮用根大地深入人民的情懷的《心潮:潮輝的精神浪潮》。 ——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所長張志強作者直截了當地以「革命儒生」為標目,精彩地論述了作為「革命家」的章太炎的核心關切、思想來源、生平事蹟與政治、學術之間的複雜關係,徵集了章太炎革命思想的討論,從單一的政治出發領域,延展到了文化思想的層面,有機地呈現了章氏一生的思想與革命時期以來一生的思想與革命之一。本著史識、史俱佳,在現有的章氏傳記中,獨具一格,富於啟示,極可一讀。 ——杭州師範大學圖書館館長 朱曉江 《革命儒生:章太炎傳》綜合作者卜耕章學多年之心得與學界章學研究之成果,為共爭繁艱深的章太炎著述提供了傳染病的歷史語境,文學章學研究中的歧見作出回應,有「正本清源」之效。作者所採“革命儒生”,指向章太炎與士紳階層的關係。本書由此角度對章氏貢獻與其他的分析,具洞見。 ——北京大學法學院長聘副教授章永樂【編輯推薦】 兼有近代中國歷史進程中時常表現出複雜性、曲折性與殘酷性並存的時代特徵,這導致許多歷史參與者會不自覺地陷入各種感嘆或者探究上的困境。作為出身於舊式士紳士家庭的章太炎,他的身上帶著革命者與儒生的色彩。中國社會經濟結構的變遷,傳統士紳階層開始瓦解,他們日益難以克服的蒙古傳統的政治與文化特權,普通民眾覺醒、新式知識分子登上歷史舞台、新政治力量崛起,如何在時代大變局中找到章太炎的位置,這是本書試圖回答的問題。同時,作者以自身所理解的中國傳統史學精義為基本方法來記述章太炎的生平,並透過章太炎的生平與思想,展現近代中國政治與文化的一些許願面貌,這也是本書的創新之處。
分享
